北大第一医院心内科专家李建平教授详解高胆固醇血症的危害 呼吁重视筛查和干预-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2/26 09:58:23
来源:新华网

北大第一医院心内科专家李建平教授详解高胆固醇血症的危害 呼吁重视筛查和干预

字体: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吴起龙)眼下,又到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如何科学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再度成为大家关注的话题。近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李建平教授做客新华网演播间,详细解读了高胆固醇血症的危害以及筛查和干预的重要性。

他表示,高胆固醇血症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会引发心绞痛、心肌缺血、脑卒中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因此,我们需要对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进行筛查和尽早干预,并通过ASCVD(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总体风险评估来制定个体化的治疗决策。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李建平教授(左)做客新华网

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应注意筛查和干预

谈及人们常说的“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问题时,李建平教授首先纠正了一个错误,即“高血脂”的概念。其实,准确的说法应该叫“血脂异常”,因为血脂包含不同的成分,不同成分升高的危害和应对措施都不同。例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数值“低点儿好”;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对心血管健康有保护作用,数值“高点儿好”。

接着,李建平教授详细解释了高胆固醇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他指出,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增高,这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他进一步指出,“动脉粥样硬化”就是动脉壁上沉积了一层像小米粥样的脂类,是一种使动脉弹性减低、管腔变窄的病变。这种粥样的斑块就像潜伏在动脉壁里的肿瘤,它的外面是一层包膜,内部就是许多聚积在一起的胆固醇。血液里的胆固醇越多,聚集在动脉壁里的斑块就越多。斑块不断增大,使动脉逐渐变狭窄甚至被阻塞,影响血液和氧的输送,就会引起心绞痛、心肌缺血、脑卒中等疾病。更可怕的是,这些斑块像“不定时炸弹”一样没有任何先兆地破裂。一旦斑块破裂,从斑块内涌出的物质会引发一连串的反应,引起大的血栓,使动脉迅速堵塞,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

如何避免上述严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李建平教授强调,对个体而言,进行心血管危险评估非常关键。医生会根据危险评估的结果,决定不同的治疗策略,包括是否需要用药,以及药物的使用强度等。

李建平教授介绍了一个英文缩写“ASCVD”的含义,中文全称叫“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就是由动脉粥样硬化引发的心血管疾病总称。从高胆固醇血症,到动脉粥样硬化,再到ASCVD是一个慢性,但是不断发展的过程。ASCVD也是多种危险因素协同作用的后果,因此我国在血脂异常的防治上,目前采用ASCVD总体风险评估的策略。简单来说,临床医生要先对患者进行ASCVD总体风险评估,然后再来根据患者的不同危险分层,来制定血脂干预的决策。

“高胆固醇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通过了解和有效管理血脂水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他建议,人们应该重视血脂检查,尤其是对于那些具有家族史、吸烟、肥胖或缺乏运动等危险因素的人群。每个有血脂问题的人,也应该学会自测ASCVD总体风险,了解自己在ASCVD的发生风险上处于低危、中危、高危还是极高危、超高危,这样就能真正做到对心血管疾病“防患于未然”,在疾病发生之前,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建设立足分级诊疗的规范管理和诊治体系 应对ASCVD防控挑战

李建平教授介绍,心血管疾病在全世界范围内持续攀升的流行趋势不断加剧,且不断年轻化。在中国,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也在持续上升,已严重影响了人民的健康状况。据推算,我国的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约3.3亿,城乡居民疾病死亡构成比中,心血管疾病占首位。

他指出,尽管治疗技术和治疗水平不断提升,但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仍高居不下。因此,如何遏制或逆转ASCVD的发病现状,进而迎来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的拐点,是当前面临的巨大挑战。

针对中国高胆固醇血症给心血管疾病带来的巨大疾病负担,以及高胆固醇血症的筛查、危险评估存在的一些治疗规范上的不足,国家积极开展《中国高胆固醇血症的筛查和干预新靶点的研究》,希望建立自己的研究队列,形成中国人群特点的、立足分级诊疗集、筛、诊、治、防于一体的规范管理和诊治体系。

李建平教授表示,上述项目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着眼于治疗层面,还关注预防工作。通过建立队列和生物样本银行,对有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病人进行基因检测,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高胆固醇血症的特点和治疗需求。

与此同时,希望通过医联体的建设,将预防关口前移,达到规范化的筛查和管理这些高胆固醇血症,以及其他合并的危险因素,最终降低ASCVD的发病风险。

他提到,有效控制包括烟草、高胆固醇血症,以及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风险。已有的经验显示,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下降的关键因素是将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战线前移,即加强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

期待全社会共同努力 助力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

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慢病,而血脂异常是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开展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李建平教授称,“十四五”血脂异常重点攻关项目的实施将为中国ASCVD防控工作带来新的突破,目前该项目已覆盖200家示范中心和超过2000家的筛查中心,上万名医生正积极参与到高胆固醇血症的筛查和规范化的管理过程中,也期待这个项目能够撬动心血管疾病早期预防工作的启动。

“此项目不仅针对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也欢迎甘油三酯升高或高密度胆固醇明显降低的患者加入。”他介绍说,在参与方式上,患者只需在指定参研单位填写问卷并接受相关检查,即可加入该项目;加入后,项目组医生将进行每年一次、共计两次的随访,调查危险因素的控制情况、疾病发病情况等并给予专业指导。在整个参与过程中,患者的个人资料均属保密,个人身份信息也不会透露给研究成员以外的其他成员,除非获得患者的许可。

李建平教授指出,希望项目研究能为我国乃至世界的心血管疾病防治工作贡献必要的探索经验。他还表示,感谢数字化时代为科研、临床研究规范化管理带来的便利,包括基于数字化的患者入选、筛查、管理平台和工具,可实现在统一标准下,管理百万甚至上千万患者的危险因素,并且给出科学的指导意见。

“ASCVD防控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防治策略和行动计划,才能有效遏制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李建平教授呼吁广大患者积极参与这个项目,既为自己的血脂优化管理、心血管健康,也为我国血脂异常实验贡献一份力量。

此外,对于已经确诊为ASCVD的患者,李建平教授建议进行规范的二级预防。包括规范使用药物、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坚持运动等措施,患者要有良好的依从性,按照医生的建议使用药物,并适时调整用药的剂量和类型。

每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李建平教授呼吁,每个人对血脂水平都应做到关注和重视,只有主动了解自己的危险因素,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干预,让自己远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纠错】 【责任编辑:宫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