甯江生:数字化构建4大体系,全面赋能乡村振兴-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8/01 13:33:23
来源:新华网

甯江生:数字化构建4大体系,全面赋能乡村振兴

字体:

  7月30日, 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化转型与乡村振兴论坛暨新华网“种子计划”第三季活动在京举行。

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数字化转型与乡村振兴论坛暨新华网“种子计划”第三季活动现场

  圆桌对话环节中,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副总裁兼北京总部总经理甯江生以《数字化转型赋能乡村振兴》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具体发言内容如下。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副总裁兼北京总部总经理 甯江生

  一、数字经济为什么要赋能乡村振兴。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

  乡村振兴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需要建立健全数字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拓宽增收渠道。

  推进乡村产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产业深度融合发展机遇。数据要素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核心引擎。数据的乘数作用以及海量集聚效应蕴藏了巨大的价值,通过技术、模式、业态和制度创新,大大的促进了农业产业创新能力、农业品牌创造能力、农产品价值实现能力的“三大能力”的建设,切实用好数据要素,将为经济社会数字化发展带来强劲动力。

  数字化服务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数字化方式正有效打破时空阻隔,提高有限资源的普惠化水平,极大地方便群众生活,满足多样化个性化需要,尤其是在相对传统的地方特色农业、特色农村经济和特色农产品等方面起到关键性作用。

  土地承包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的“三权”分置制度与数据资源持有权、数据加工使用权、数据产品经营权等分置的产权运行机制叠加,为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完善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同时,“三农”综合信息服务、智慧农业以及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物流等各环节均需要提升数字化水平,也是数字经济主要市场。

  因此,数字经济在新一代互联网的技术的变革下对于乡村振兴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经济既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桥头堡又是促进消费的转化器,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二、数字经济如何赋能乡村振兴。

  乡村产业振兴的发展过程,是乡村的资源与空间在县域经济体系内实现产业链深度融合和价值链不断增值的过程。

  因此,要充分把握互联网技术作为生产力变革给生产关系带来的变化,通过数字化,重新构建消费理念、重新定义需求关系;通过信息化,推动供给侧改革的同时形成供给侧、需求侧双向交互发展;通过区块链技术,重新设置市场组织关系,重新制定发展策略。

  以数字化、信息化、大数据等技术为抓手,以农业兴旺、农村富裕、农民增收为重点,以创新引领、规范发展、试点示范为核心,以资源整合、政策共创、平等协作为原则,以开放包容、专业谨慎、真实可信为亮点,优化和提升网络传播、电子商务、自媒体销售等平台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运营服务水平,探索和推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打造新时代美好生活新样板。

  数字经济赋能乡村振兴要通过数字化构建以下几个体系:农业农村信息标准服务体系,农业农村传播推广服务体系,农业农村溯源认证服务体系,农业农村商业流通服务体系。

  (一)构建农业农村信息标准服务体系。

  在数据采集层面,完善县域历史形成的相关重要信息的数字化工作,推广智慧型农业传感数据采集技术;在数据整合层面,推广县域数据底层贯通技术,推动建立县域经济综合信息交易平台,推动建立全国数据要素和生态资源统一大市场的县域超级节点、可信节点和根节点;在数据加工层面,推动专业化、集约化数据加工机构为县域提供优质服务,推广数据加工由归集分类、标签标注向价值发现、分析研究转化;在数据应用层面,推动县域数字化信息与互联网信息形成相互联动,推广人工智能、大数据在县域经济管理的应用,推广农产品、生态资源、乡创产业等信息与消费需求、技术推广、投资开发等信息形成多维多向交互式应用与发展。

  (二)农业农村传播推广服务体系。

  1.推动建立农业农村、生态资源的美好生活、新鲜活泼、真实可靠、优质优品、特产特色的“美、新、真、优、特”新时代融媒体数字经济的传播理念。

  2.推动实施乡创文化+县域传媒+中央传媒+自媒体的联合联动、协同分工、品牌打造、共创共赢的新时代融媒体数字经济的传播模式。

  3.推动应用农业经济、乡村生活、生态休闲、推广传播的数字化、沉浸式、虚拟与现实融合的新时代融媒体数字经济的传播手段。

  (三)农业农村溯源认证服务体系。

  推动建立生态产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可信溯源和可信认证的数字化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包含:

  1.生态、生长、生产、生活等环境信息;

  2.工艺、传承、风俗、配方、食谱等文化信息;

  3.功能、功效、元素、含量、安全等质量信息;

  4.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权等土地产权信息;

  5.主体、规模、范围、技术等生产信息;

  6.国家、部门、行业、地方、团体等认证信息。

  (四)农业农村商业流通服务体系。

  依照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制定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的要求,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工作:

  1.全力打造“数商兴农”全国统一大市场。

  在上述信息数字化标准服务体系、推广数字化传播服务体系、溯源数字化认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区块链技术,在需求端布局管理节点、在供给端布局可信节点,打通线上线下商品流通渠道,以标准化完善中心化弊端、以智能化提升电子化作用,以小数据、边缘计算来充实大数据、云计算,确保相关产品的信息畅通有序、交易安全可靠、流通便捷高效,推动“数商”行业健康发展,推进农业经济兴旺发达。

  2.全力打造“数商兴农”综合服务示范基地。

  结合“数商兴农”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以信息数字化标准服务为抓手,以推广数字化传播服务为重点,以溯源数字化认证服务体系为核心,建立电子商务、直播带货、社群营销、虚拟场景营销等“数商”的行业规范标准,提倡和推广“数商”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有序竞争、服务优先、兴农助农的发展路径和良好环境;构建政府监督、政策引导、行业管理、市场跟踪、指数评价综合服务大数据平台,服务“数商”、服务市场、服务消费者;构建产品展示与推广、文化交流与推动、购销互动与宣传、“数商”培训与传授、科技赋能与支持、商品加工与物流等全方位的服务模式。

  三、打造特色农业品牌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重点挖掘乡村历史文化。

  包括人物和事件,要将当地的特色文化符号用数字化的形式展现出来,同时与乡村特色农业产品相结合,以特色农业产品为在载体,文化价值与载体并行,通过载体的流通进行文化的传播,通过文化的赋能实现载体的增值。

  2.数字经济与传统文化融合。

  数字化的文化再创造过程,一方面需要发挥社会的力量,为乡村文化和特色农业品牌以数字化的方式赋予新的生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文化无形资产的价值发现。上海文交所与新华网等机构联合发起了国家级数字文创生态治理矩阵在致力于数字文化资产规范治理的同时,将重点赋能实体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矩阵机构联合设立的国家级版权保护联盟链,用数字化的技术与商业模式,可以为乡村文化提供更专业的内容创造和更广泛的应用展示空间,为特色农业品牌对接更匹配的文化资源和更精准的市场渠道。

  3.推动县域区域公共品牌的建设。

  县域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重点要开展以下几个方面的数字化系统建设:以消费需求为核心的品牌信息综合性发布系统、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品牌管理分布式管理系统、以科学依据为核心的品牌价值标准化认证系统、以公开市场为核心的品牌传播权威性评价系统、以大数据为核心的品牌信誉专业型监测系统、以消费渠道为核心的品牌产品规范式供应系统。

【纠错】 【责任编辑:董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