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8/ 17 16:11:28
来源:新华网

新华全媒+丨多措并举为农田“解渴”——武汉抗旱保粮一线见闻

字体:

  新华社武汉8月17日电 题:多措并举为农田“解渴”——武汉抗旱保粮一线见闻

  新华社记者熊琦

  “幸亏补水及时,不然损失难以想象。”16日上午,在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道许易村,看着清水流进农田,天兴昌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洪昌和松了一口气。

  8月16日,村民在武汉市新洲区徐古街道许易村为农田灌溉补水。新华社记者熊琦 摄

  今年6月以来,长江流域降雨明显偏少,同时,持续高温导致蒸发量增大,湖北旱情持续发展。截至8月16日,武汉市农作物累计因旱受灾18.87万亩,新洲区、蔡甸区等主要种粮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干旱。

  为全力抗旱稳粮,连日来,武汉市水务、农业农村等部门组织抗旱服务队深入生产一线,因地制宜采取水库放水、涵闸引水、泵站提水以及江湖联调、湖库联调等措施,为农田“解渴”。

  正午时分,骄阳似火。在新洲区三店街道道岗村善余湾,两台泵机正不断将道观河北干渠内的清水注入农田。

  “终于盼来了水!稻田解‘口渴’,农民解心忧。”道岗村党支部书记黄红祥说,道岗村地势较高,且位于北干渠尾端。连日高温炙烤让部分稻田出现干裂,村民甚至去周边鱼塘借水灌溉。水利部门得知后,组织人力清理渠内积存的垃圾和淤泥,并加快用水调度,在确保北干渠沿线其他区域灌溉用水前提下,关闭部分支渠,确保干渠末端用水。

  不远处,在长江主要支流举水河上,一座213米长的橡胶坝将河水拦腰截断。汛时泄洪,旱时蓄水,这座由特殊材料制成的水坝坝体高度已由最低21米提升至25.1米。

  “根据上游来水量,适时调整坝体高度,既保证适量通水,又尽可能提升上游水量和水位,从而保障上游流域各泵站能顺利提水,满足农业灌溉所需。”武汉市新洲区水务和湖泊局总工程师姚和平说,前期接到旱情预警后,新洲区抢抓长江水位较高的时机,调度水利工程和各类抗旱设施,采取蓄、引、抽、提等措施,努力蓄积抗旱水源。

  图为武汉市新洲区举水河橡胶坝。新华社记者熊琦 摄

  8月16日下午,在蔡甸区永安街道红城村,几名村民正在沟渠内清淤。伴随着“哗哗”的流水声,由外河抽取而来的灌溉水,从管道喷涌而出,顺着两尺见宽的水渠流入稻田。

  红城村党支部书记李得平说,奓河是红城村农作物的“生命河”,但河水水位持续走低,部分小河、沟渠干涸,给农田灌溉带来不小影响。村“两委”添置4台潜水泵,7月20日起日夜不停地抽水,以打通抗旱引灌“最后一公里”。

  “村里已对所有灌溉设施开展排查和疏通,并组织人员指导农户科学灌溉和管理。”李得平说,目前村干部都在一线帮助清理沟渠、维修机站,与村民一起开展抗旱工作,全村2000多亩水稻生长状况正常。

  据了解,截至8月16日,武汉市已累计启动灌溉泵站、涵闸、水库等设施765处,共提水2682万立方米。全市8月日均供水量520.7万吨,水厂负荷率79%,供水状况总体平稳。

【纠错】 【责任编辑:张樵苏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3000000000000001110570112892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