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4版

红梅风骨史家魂

2021-12-03 09:49:08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4版

  瞿冬生

  尽管寒潮袭来,温暖之州却依然洋溢着暖意与温馨——“刘景晨诞辰一百四十周年、刘节诞辰一百二十周年纪念展”在温州衍园美术馆举办。

  步入展厅,一幅虬枝挺立、傲然绽放的红梅图,格外抓人眼球。在这幅主干浓墨、花朵粉色、清丽脱俗、尤见风骨的红梅图中,刘景晨先生挥洒了“人事牵率”“不胜怆然”之意。

  刘景晨是新中国成立后浙江省第一届文史馆馆员、第一届温州市政协副主席、温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第一任主任,在方志修纂、先贤著作校印、图书馆事业及文物保护方面贡献卓著。其子刘节先生是我国知名史学家,毕业于清华大学,曾任教于南开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其独到的治学方法,被梁启超称为“空前一大发明”。其著作《中国史学史稿》备受后代学者推崇,称为“必传之作”。

  刘景晨与刘节父子两代,各有抱负、各有成就,风骨一脉相承。回望刘氏父子,令人击节赞叹。

瓯越此门两代贤

  刘景晨(1881-1960年),字艮三,或作冠三,号潜庐,后改号贞晦,出生在温州市区,光绪廿五年(1899年)考取温州府学生员,1904年冬进入京师大学堂优级师范馆就读,毕业后在两广优级师范学堂、浙江第十师范教地理。他心有治世情怀,不甘三尺讲台,于1913年出任缙云知事。

  在知事任上,刘景晨因“越权杀人”(知事无权审判“内乱罪”)被判入狱,遂改号贞晦,取“韬贞隐晦”之意。1921年出狱,短暂任教后,再次投身政界。1923年曹锟贿选,刘景晨发表严正声明,毅然拒绝,而后离京南下。1937年上海“八一三”事变后,避居温州,致力乡邦文化事业。

  1905年,刘景晨在京师大学堂求学。暑假回乡期间,他投身新式教育活动,参与筹建温处学务分处,即温州和丽水(当时叫处州)的教育机构;孙诒让参纂的光绪《永嘉县志》便是由他倡议的。1935年,浙江第三特区(永嘉区)征辑乡先哲遗著委员会由他促成。1944年,他避居上塘,重修刊印《大若岩志》;1945年抗战胜利后,他为捐充温州城区小学教育基金进行书画义卖。1952年,他在瑞安等地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古墓葬,为温州远古文明存在提供物证。他首次发现温州多处“缥瓷”窑址,填补我国陶瓷史研究空白。

  除了读书做学问,刘景晨钟爱画梅,别署梅隐、梅屋、十二梅花屋居士等,有《题画梅绝句》存世。1929年,他的画参加教育部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会。黄宾虹曾评价其作:“今观刘贞晦氏写梅花枝干,笔笔秀劲,俱用元明人法,红梅设色,尤为古雅绝伦,非其胸次高洁不办,望而知为文人杰作。”

  刘节(1901-1977年),原名翰香,字子植,刘景晨长子。1926年,他从上海国民大学哲学系毕业,后考入清华学校研究院国学门,成了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等名教授的学生。他在古地理学、考古学及古文字学研究等方面颇有造诣。其中古文字研究著作有《楚器图释》《古史考存》,甲骨金石学方面有《〈两周金文辞大系〉商兑》《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稿本)》(金石部分),文字学方面有《古代成语分析举例》《中国金石学绪言》《研究中国语言文字的新路径》等。他的《洪范疏证》是学术界首次对《尚书·洪范》编撰年代进行系统、严密考证。

高仪风烈暗流传

  刘氏父子饮誉学界,自然是温州的骄傲。回望刘氏父子的人生轨迹,不难发现他们身上洋溢着同样的家国情怀和浩然之气。

  在开幕式现场,来自广州、上海和澳门的刘景晨先生后人及刘景晨生前好友后人代表和有关专家学者,共同缅怀了刘氏父子的道德文章与社会贡献。

  刘景晨先生嫡孙刘颂曾感慨道:“从抗战之日起,爸爸就一直不与日本人合作。1938年年底在上海,爸爸把怀着我的妈妈和哥哥送上回温州的轮船后,自己辗转去了重庆。”

  他说:“我在温州生活了七年,爷爷对哥哥和我疼爱有加,他也时时督促我们读书练字。展品中,有爷爷的《甲申避寇上塘》诗,让我想起当年爷爷带领家族逃避日寇侵袭的情形。爷爷和父亲都有高尚的爱国情怀,而这种情怀时时刻刻影响着子孙后辈们。”

  刘景晨一生最爱画红梅,刘节则自号青松。刘节在《我之信条三则》中写道:“坚信人格与学问是一致的,绝没有学问好而人格有亏的伟人。”

  温州文史馆副馆长金柏东说:“刘家父子传承永嘉之学,不仅学有专长,而且学以致用,是知识分子中的优秀代表。我们纪念刘家父子就是要学习他们严谨求实的学术风范,发扬刚正不阿的高尚人格。”

  温州学者梅冷生曾孙梅海说:“温州和平解放前夕,刘景晨先生偕梅冷生等一众乡贤参加叶芳将军召集的座谈会,刘老率先发言,痛骂国民党腐败,表态支持叶芳将军起义,实现温州和平解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精神的家园。通过照片、手稿、字画及档案等各类珍贵藏品,几近消失在历史烟云中的文化名人,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野中。

  “历史文化名人是最具有辨识度的文化符号。刘景晨父子是崛起于东瓯大地的近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代表。他们的道德文章与社会贡献有目共睹,他们的风范故事历久弥新。”温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副局长李方喜的一番话,无疑道出了纪念展的要义。

 

责任编辑: 张美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