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作家文摘

重阳追思 深切缅怀 | 郭树言:低碳发展先行者

2022-09-28 20:57:24 来源: 作家文摘

郭树言

  壬寅中秋才过,又逢九九重阳。往年此时我都祛衣请业,拜访郭树言先生,当面聆听教诲;今年此时却与先生天人永隔,只能在心中一遍遍回忆郭老的音容笑貌。年初郭老驾鹤仙逝,闻讯令我不胜哀恸。此刻窗外金井梧桐秋叶渐黄,内心哀戚难抑,悲不自胜,彻夜难眠。回忆十几年来,不论是做先生的学生,还是做先生的麾下,我都从郭老的谆谆教导中受益良多,常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之感。重阳来临之际,谨以此文寄托哀思,悼念先生。

伟岸青山天地间

  人们常说:“案隶书者,舒朗宽博,忠厚简静。”观郭老的书法,运笔无繁琢,一撇一捺皆收放有序、平淡冲和,笔格沉稳遒劲。字如其人,郭老身上有着南阳厚重的文化底蕴,为人质朴,待人宽厚,与人交流和风细语,让人如沐春风,自觉愿与他亲近交谈。郭老既尔雅温文,又矍铄挺拔,哪怕是年轻力壮的青年小伙要与他掰手腕,郭老也都来者不惧,而且还能让各个年轻人心悦诚服地成为手下败将。

郭树言(前排中)在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工作座谈会上

  郭老做起工作来一直是捐华务实、求真笃行、一丝不苟。我与郭老在宜昌参加第一届水电可持续发展论坛时,时任重庆移民局主要负责人曾声情并茂地讲起当年郭老走访移民的往事。郭老时任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兼办公室主任、党组书记,为了不让移民因为搬迁而降低生活水平,郭老长期深入移民群众的生活,将心比心,以诚相待,与移民群众交朋友,设身处地地为移民着想,甚至惦念着一位依靠种植柑橘生活的老人,常去看望,询问安置意愿。那时郭老每年都要在重庆和宜昌之间往返来回四五次,“整个库区所有的县都去过”,哪怕冒着大雨,忍着腹痛,也要到库区各家各户走访,当面倾听移民群众对安置政策的真正看法。为了帮助移民解决致富问题,提出合理移民安置目标,郭老多次亲自去跑部委,还面对面和企业家座谈,凡是关系到移民致富的大事小情都是亲力亲为。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从那时到现在,已有二三十年了,但很多移民群众一提起郭老,都还是满怀崇敬和感激。

  工作中遇到突发状况时,郭老总能从容应对,游刃有余。记得2011年8月26日,我与郭老一道前往山西长治参加中国洁净煤利用与低碳发展论坛。没想到那天凌晨开始,天气突变,飞机无法起飞,论坛近一半的院士都无法按原计划乘机前往。见电闪雷鸣愈发轰烈,几位年轻的筹备成员一时不知所措,建议就此更改论坛时间。紧急关头,郭老坚定果断地讲了四个字——“迎难而上”!郭老还告诉我们不要打扰当地政府,一切困难自己解决。于是,我们临时租用了一台商务车赶往山西,当天中午才到达长治。70多岁的郭老一餐未进,和几位院士精意覃思论坛的研讨内容,一直到下午两点论坛正式开始,郭老从未主动说一句休息。在论坛上,对于清洁煤、煤变电等降低环境污染的新技术,郭老深入细致地与工程师交流探讨,他的笔记上密密麻麻,颇多针对当时我国煤炭产业的清洁发展的真知灼见。郭老冷静从容、谦和低调、专业务实的作风,给与会人员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也让大家深受鼓舞、深感振奋。

  不只是山西长治论坛,郭老在每一次交流论坛上、技术参观活动中,都葆有非常严谨的科研精神。我曾多次请教郭老,学习先生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在与郭老的交谈中我逐渐感悟到,技术研究出身的郭老,其潜精研思之精神背后是为祖国发展贡献心力的热血与激情。郭老曾就读于南开大学物理系,后来留学苏联,因服从国家建设需要而改学冶金。一些熟悉郭老这段经历的人告诉我,郭老当年留苏五年,一直保持着满分五分的优异成绩,三年级就开始搞科研,获得了两项发明专利,是当时留学生中唯一一位获得发明专利的学生。之后,郭老致力于铸造生产自动化研究,不仅完成了首钢连续铸管自动化研究等重大项目,还承接了一些军工课题,为我国两弹技术的突破作出了贡献。每次讲起科研工作,郭老总是说:“科研工作不能有半点虚假,要脚踏实地,心无旁骛。”这种严谨务实的作风成为了郭老的习惯,体现在了他早年的科研工作中,也体现在了后来的各种管理工作中。岁月悠悠,直至今日,郭老孳孳不息的意志品格一直让晚辈钦佩不已、望尘莫及。

满目青山夕照明

郭树言(右二)在第二届中国水电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上

  十多年前,我国低碳领域发展刚刚起步,各行业低碳发展理念比较淡薄,低碳转型路径十分模糊,推动低碳发展困难重重,很多人都不理解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和价值。可郭老远见卓识,敏锐地发现我国推进低碳经济发展势在必行,其长远意义重若丘山。为此,郭老虽年过古稀却再次迎难而上,于2010年发起并创立我国首个低碳发展智库机构——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

  记得中促会创立时,郭老曾说:“我很愿意发扬老骥伏枥精神,为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发挥余热。”先生对推动低碳发展的拳拳之情、满腔热忱,着实令人感动。他以肩负历史使命的研究姿态,坚信生态方向大有前途,全心全意投身发展中国低碳事业之中,每到一处都不遗余力地高呼低碳经济发展理念。郭老不畏艰难,不辞辛劳地奔波,深入基层一线调研高排放产业、研究产业的低碳转型方法和区域低碳转型路径、组织技术团队开展节能工作、启动中国碳标签体系建设、创建低碳学院培养低碳人才,完成多项国家和地方政府委托课题。郭老组织出版的图书和发表的学术论文产生了不凡的社会影响,多份研究报告和建议得到了中央的重要批示和肯定,多份成果都在有关部门和各地建设中转化为现实,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效俱优从设想变为现实。

  在中促会成立之初,我常因没有敏锐地把握生态大方向而同不少人一样原地踏步、踟蹰不前,幸亏有郭老提思路、指方向。郭老时刻关心着中促会的工作动态,每每收到相关简报、内参等,都第一时间安排秘书送给我参考。郭老多次循循善诱地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一方面要为国家宏观决策提一些合理建议,让国家听到促进会的声音,通过举办论坛等活动,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与国家宏观政策相关的主题,及时整理成简报,呈报到中央,为政府决策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另一方面也要为企业服好务,引导企业树立低碳发展理念,提升低碳发展能力,努力帮他们反映问题、解决困难。”在与郭老长期共事的时间里,我虽时有疑惑但都谨遵师训,确保协会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发展壮大。后来在2016年,为更好适应有关工作需要,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办事机构转入到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在其中专门成立了低碳经济专业委员会。这时郭老由于年龄等原因已不再担任任何职务,但仍然一直亲切关心支持协会发展,经常向我了解协会工作情况,对协会发展提出建议。每次听到郭老教诲,我都感觉豁然开朗,精神振奋,干事创业的动力也益愈充足。

  实践一再证明了郭老深刻洞见的前瞻性预见性。2020年,中促会成立10年之际,中国正式向世界宣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年国家又颁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这些年,从法律体系建设来说,郭老不仅参与过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循环经济法》《节约能源法》的制定与修改,而且还在推动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从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来说,自搭建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这一平台起,郭老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为政府部门制定绿色低碳发展战略、发展规划、法规和技术标准等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率先突破零的桎梏,引入“碳标签”概念,开启我国的“碳标签”体系建设,如今,我国“碳标签”评价工作已经逐渐延伸到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各行各业;现在看来,郭老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方面高瞻远瞩、厚积薄发,是当之无愧的低碳发展先行者!

  郭老曾引用叶剑英元帅的诗勉励自己:“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十余年来,可亲可敬的郭老一直活跃在低碳发展第一线,用他的远见卓识和丰厚学识,带领中促会在中国低碳之路上开疆拓土。随着时间推移,我越来越深刻地体悟到先生的高明与智慧,其智慧之大在于目光长远、在于锲而不舍,其睿智、其精神、其勤勉,都很值得学生毕生努力学习。包括我在内的一大批人,都是在郭老的教育感召和示范带领下,日益认识到低碳发展之于中国未来的特殊重大意义,并全身心投入其中,这是多么幸运多么有价值啊!

青山意气愈峥嵘

  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转眼间,“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在郭老的带领下已走过一纪光阴。可以告慰郭老的是,中促会现在已经逐步成为低碳经济、应对气候变化领域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间的一个重要纽带和桥梁。十多年来,中促会深入研究我国应对气候变化以及发展低碳经济状况,提出一系列决策咨询和政策建议,大力宣传低碳经济发展典型案例,积极配合落实国家低碳经济发展政策。我们的工作受到政府、企业、消费者的广泛认可,业内影响力越来越大,不少调研资料、建设方案都为国家推进“双碳”工作提供了参考,也有力地推动了相关行业企业加速低碳转型。

  执笔至此,耳边窗外秋叶婆娑声音仍旧,不禁让人想起郭老生前嘱托:“配合做好国家低碳政策解读宣传,帮助抓好工作落实,不误国家的大事,不误关乎人类命运的大事”。作为政者、学者、师者的典范,郭老的离开是中国低碳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损失。作为郭老的学生、部下,传道之情绝不能忘,授业之恩永存于心。

  斯人已乘黄鹤去,斯业无尽滚滚来。我深知中促会发展的下一棒已经交到我辈手中,悲痛之时更盼中国绿色低碳发展蔚然成风,绿水青山尽开颜之际再念吾师,方可慰藉先生英灵。我定谨记郭老的殷殷嘱托,继承郭老期盼的低碳愿景,不忘初心,孜孜矻矻,不负先生教诲,续写“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的新篇章,为推动我国实现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国低碳经济发展促进会秘书长,中国电子节能技术协会执行秘书长,碳中和大数据研究院院长,中国政策专家库成员)

 

责任编辑: 薛园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