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新华观点 要 闻 新华关注 新华深读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精彩专题 医卫健康 看天下
首页 >正文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1版

青灯有味是儿时

访朱自清故居

2023-01-13 20:05:16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11版

▲朱自清故居外景。

  蒋焱

  朱自清先生故居有多处,但我印象最深的是江苏省东海县平明镇上的朱自清儿时故居。

  2020年11月初,暮秋的阳光明媚而温暖,我陪同几位作家,驱车来到蔷薇河畔的稻米之乡——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平明镇,寻访朱自清故居及幼年文踪。

  朱自清故居坐落于平明中学校园内。这里是根据当地乡贤的回忆,按照朱自清家族当年在平明的生活场景复原而成,院落门前是偌大的朱自清纪念园。

  1898年11月22日,这里红烛高烧,喜气洋洋,一代文学大家朱自清诞生了。在平明,他度过了4年无忧无虑的幼年生活。直至父亲朱鸿钧调到扬州邵伯镇做了个小官,才随家人离开。

  朱自清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我家是从先祖才到江苏东海做小官。”先祖指的是他的祖父朱则余,曾任地方承审官。后来,他的父亲朱鸿钧做了盐官,母亲周氏则是当年少有的读过书的女性。在家族浓厚的书香氛围熏陶下,幼年朱自清便开启与众不同的文学人生。

  朱自清的文学梦想或发端于名字的启蒙。两个哥哥相继不幸夭折,他出生后,因担心他不易长大,家人特地替他耳朵穿孔,戴上钟形金耳环,并起了个富有情怀的乳名“宁馨儿”。

  不久,一家人出于对儿子的期望,从苏东坡诗句“腹有诗书气自华”中受到启发,为他取名“自华”。由于算命先生说孩子五行缺火,又给他起号“实秋”,一方面因“秋”字有半边“火”,另一方面是取“春华秋实”之意,希望儿子长大后能诗书传家,学有所成。

  朱自清之名是他1917年报考北京大学时改的,典出《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意思是廉洁正直使自己保持清白。朱自清选“自清”作为自己的名字,其意是勉励自己在困境中不丧志,不同流合污,保持清白。他同时还取字“佩弦”。“佩弦”出自《韩非子·观行》“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意为“弓弦常紧张,性缓者佩弦”以自警。朱自清一生勤勉,“自清”实至名归。

  毛泽东曾评价:朱自清一身重病,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朱自清故居是典型的苏北屋宇样式,两进院落,宅院合一,建筑面积约150平方米,青砖土混合结构,颇具晚清建筑风格。

  进入大门,便是过道、门厅兼灶间,门厅左侧有一侧门,是佣人的住房。房间除了一张木床及常用物品外,还摆放着摇篮、木马等婴幼儿用品,极富地方民俗特色。

  穿过门厅来到院子,青色地砖小路上布满了青苔,院里辘轳上的井绳看上去有些年头了。左边的院墙顶部饰以青瓦,墙外的柳树飘入院内,平添了几分生机。墙脚下摆放着石桌、石凳,想必曾是朱家人休闲、喝茶、读书的场所。院内的几株紫藤沿着院墙攀爬,虽然紫藤花已凋零,但向上的枝蔓让人不禁想起朱自清在散文《一封信》中,对紫藤花的眷恋与钟爱。

  右边的院墙有一拱形小门,走进去,眼前是一片小竹林和规整的菜园。小小庭院功用齐全、如此雅致,出人意料。

  沿着院内的过道直走,便是堂屋,会客、用餐均在此。堂屋左侧并列的两间,分别是当年朱自清父母的卧室、客房兼书房。两室一厅非常紧凑,处处渗透着文化气息,书橱、文房四宝、字画书籍,充满了整个空间。书桌上的启蒙读物已经落了些灰尘,但似乎依稀可见,朱家人在书桌旁给小自华讲故事的场景。朱自清的文学人生起步于此,最终成为一位享誉中外的大师。

  据故居工作人员介绍,朱自清出生后,女佣们用方言给他哼唱摇篮曲,母亲也经常在睡觉前为他讲童话故事。朱自清牙牙学语时,母亲经常带着他到附近的蒙馆感受读书的氛围。朱自清一两岁时,父亲朱鸿钧和许多当地人一样,肩扛着儿子逛逛街、品尝小吃,还会到几里以外的西门附近,赶庙会、听小曲……好不温馨!

  因为是家里长子,父亲对朱自清十分重视。生活上对他无微不至关怀,学习上则要求非常严格。三岁起,朱自清便在当地接受了正式的私塾教育,为他未来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朱自清曾经写道:“‘青灯有味是儿时’,其实不止青灯,儿时的一切都是有味的。”对平明这段生活,他虽然没有很深的记忆,但家人对他幼年时趣事的回忆和讲述,填补了空白,并深深地埋藏在他的心底。

  朱自清在1921年1月发表了一篇小说《新年底故事》,描写了“我”幼时过年看到的祭祖先、放烟花、穿新衣、逛街看猴戏等新年习俗。他还以第一人称,着重描写一桩趣事:“我”在家里趁着大人们不注意,偷偷地拿了几个粽子、香喷喷的肉包子、美味的糖馒头和口味独特的风糖糕,本想藏起来留待以后慢慢品尝,结果被狗发现了,“我”被吓哭了……

  这些情节,或许是家人们在朱自清有了记忆以后,分享的他婴幼儿时的种种趣事,后来成为他笔下的创作素材。

  朱自清只在东海度过了婴幼儿时代,但东海人已然把朱自清当成不可磨灭的文化记忆:当地纪委监委聚焦“自清”精神,打造了“自清”主题廉洁教育阵地,常态化开展廉洁文化系列活动。城区还建有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朱自清文化园,设立朱自清中学、朱自清小学,创办朱自清小荷文学奖,开启朱自清后人东海寻根之旅……“自清”精神在朱自清的故乡不断传承弘扬。

  告别朱自清故居,百感交集。幼年朱自清就是从这里走向远方、走向世界,成为一代文化巨擘。

责任编辑: 张美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