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涝洼地变成了藕虾塘
沿着山东省鱼台县老砦镇许楼村的乡间小路径直向北,很快就能到达微山湖畔、复新河边。这里是老砦镇最北端的田地,被乡亲们称为“北湖地”。
这里1500亩土地集中连片,种着许多“鄂莲6号”莲藕。十几名工人正在用高压水泵开展冲洗、采摘工作;一辆卡车满载着5吨鲜藕,准备驶往济南。
这看似平常的生产场景,却是村民们一度连想都不敢想的。
“北湖地”紧邻复新河,芦苇丛生、坑洼不平。由于距离微山湖不足千米,加之地势低洼,每逢雨季便会积水,水深常常过膝。少数村民在此种植水稻、小麦,多受水涝灾害,效益极低。部分村民干脆在这里种上了树,不再“过问”,甚至所幸放任土地“撂荒”。
“就当没这块地,省得烦心”—— 这句话反映了村民们当时的心声。
2021年村两委换届后,面对村民多次反映的“北湖地”问题,新任村支书王邦学决定,一定要带领全村将闲置土地盘活利用起来,一方面了却村民的这桩心事,一方面谋求更多收益。
同年11月,一个名叫徐佰海的人因希望扩大藕虾种养规模来到许楼村考察。徐佰海有着13年的藕虾种养经验,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实地查看后,他发现这里土层深厚、水源丰富,非常适合发展藕虾种养,当即向许楼村抛出了橄榄枝。很快,双方便“双向奔赴”,达成了合作。
听闻“北湖地”将要被承包开发,村民们欣喜不已,挽结在心头多年的疙瘩似乎一下就解开了。在村委会的牵头下,村民们纷纷与徐佰海签订了土地承包合同,每亩地承包费1000元,远高于附近同等地块每亩400~600元的价格水平,让大家喜出望外。
“北湖地”坑洼不平,无法直接利用,徐佰海将其进行了填补、平整,进而实施了进排水分离工程,又购买了藕种、化肥,加上人工费等费用,先期投资超过600万元。
“第一年的投资相对高一些,到了第二年,不用再买藕种,利润就上来了。”徐佰海充满信心地说,“亩产莲藕3000斤以上,1500亩的毛利润在450万元以上,再加上养虾的收益,年毛利润过600万元不成问题。”
村民得租金,经营者得收益,村委会收取属于村集体的沟路渠租金——别小看“北湖地”,每年能为许楼村带来22万余元的收益。
去年,许楼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集体经济强村。放眼未来,王邦学说:“村里还有200亩低产田和荒芜田,计划本着‘宜种则种,宜养则养’的原则一并改造,探索发展特色种养产业,进一步提高村民的收入。”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记者 陈曦 通讯员 谢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