铲除“批发证书”乱象的土壤
看到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对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作出撤销登记的决定,记者并不意外。去年,记者报道与培训证书有关的诈骗案时发现,有受害者没参加任何培训、授课和考试,仅花1.1万多元就拿到了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研究院颁发的“技术技能人才素质测评证书”。
当时记者还发现,有一家所谓的培训机构宣称,不用培训和考试,交860元就能拿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职业人才技能认证中心颁发的“风水师证”。但这个职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根本找不到。
事实上,2019年新华社的一篇报道已曝光过,网友花上千元就能买到“全国”字头证书和奖状,发证单位就包括“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等。记者前往这些发证单位的登记地址一探究竟,却被前台告知楼里从来没有这样一家单位。
从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的通告来看,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的问题并不仅限于纵容二级单位把“免考卖证”当摇钱树,还包括不按照登记事项开展活动、肆意扩大业务范围、大肆招揽各类“特聘专家”“院士专家”“客座教授”、违规向企业颁发“中国”字头荣誉证书、违规建立“中国”字头基地、违规主办“中国”字头论坛会议、违规使用带“中国”字头机构对外宣传报道和进行虚假宣传等近十项问题。
相关新闻发布后,记者朋友圈中不少人纷纷吐槽:某退休官员说,曾有人向他推销,交3800元就可以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挂一个“客座教授”;某大学教授称,与该机构相关的某个“中国大学排行榜”,曾忽悠了不少人;还有人翻出此前的媒体报道称,2021年因“熟蛋返生”论文引关注的研究者郭萍,众多头衔之一就是“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心脑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曾是一块“金字招牌”,但各种毁牌行为层出不穷。几年前,《中国经营报》的一篇报道就提到,“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曾宣称拥有92个二级分支机构(研究所、研究中心),但受访者中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名单和数量”“有二级机构可以提供多达400种资格证书,最快几小时就能出证,收费在600元至1000元”。
整顿之后,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引发系列乱象仍值得我们反思。为何权威媒体、管理部门一再曝光和提醒,“批发证书”的灰色生意还能持续,也依然有人愿意买单?
一方面,部分人信息不对称或虚荣心作祟,对于证件的颁发方不加核实了解,而采取盲信的态度,被“有资源、有声势、有含金量”的说辞所迷惑;另一方面,有的培训机构也利用学员的知识盲区,进行“必须持证上岗”“权威部门认证”“全国通用”等虚假宣传,刻意混淆职业资格证书和培训证书,进而牟利。此外,有的社会组织严重偏离了公益属性,滥设机构、疏于管理,大肆与经营主体签约授权,将“公家招牌”当成了牟利手段。
相关部门不妨以此次事件为契机,开展一次全面排查,让那些名不正言不顺的“证书”失效,也尽早铲除那些忘了公益初心、把“批发证书”当生意的害群之马。
(新华每日电讯评论员兰天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