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1 05/16 08:42:16
来源:新华社

3D全仿真 | “站”在火星上讲火星

字体:
 

咣——

历经近300天的长途跋涉

天问一号探测器

终于在火星着陆了

从抵达火星停泊轨道到着陆火星

为何要等待漫长的3个月时间?

着陆点是怎么选取的?

降落过程最大难点又是什么?

在新华社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

借助MR+AR技术

我们的主持人

随天问一号一起

站到“火星表面”

身临其境

为你答疑解惑

场景高仿真,沉浸体验更“哇塞”

5面小间距LED屏幕

通过搭建立体空间场景

主播时而置身太阳系

时而站在火星地表

在有限的演播室空间里

仿佛置身于浩瀚宇宙中

沉浸式的呈现方式

为观众带来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

就连来自航天系统的主播泽哥

体验之后

都忍不住感叹

“这非常哇塞”

建模高精度,1:1还原很逼真

在查阅、参考N多资料

了解各项设备参数

并在专业人士的指导加持下

通过三维建模

实现着陆巡视器1:1等比例还原

着陆平台和“祝融号”

仿佛被真实搬运到演播室场景里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模拟建模动画

尾喷特效、落地阴影

桅杆升起、太阳翼展开

……

落地过程的一系列动作细节

被呈现地惟妙惟肖

妥妥的“裸眼3D”既视感

场景高匹配,实时合成无压力

作为虚拟的前景植入画面

“天问一号”着陆巡视器

在录制现场其实肉眼并不可见

如何与演播室场景同步

这,确实是个难点!

↑虚实融合在屏幕实时呈现

新立方智能化演播室首次应用

红外动捕跟踪系统

保证了LED背景画面的正确透视

而前景虚拟植入画面基于云台跟踪的拍摄方式

通过前后景画面的无缝匹配

使得主持人仿佛置身于火星表面

摄像机任意游走拍摄

也能对前景虚拟画面进行捕捉

在演播室实时呈现

虚实结合

“所见即所得”

是不是没看过瘾?

别着急

下期节目已经安排上了

我们将带你近距离“触摸”

即将踏上火星之旅的“祝融号”

探秘火星

看他如何有备而来

(悄悄告诉你)

下一期内容

信息量超大,知识点十足

快搬好小板凳

敬请期待吧!

总指导:刘思扬

总策划:赵承 陈凯星 周亮

制片人:胡清海 齐慧杰

监制:陈芳 黄庆华

导演:何强 胡喆

统筹:田瀚 高熹

文案:王浩程 卢静娜

海报设计:潘红宇

视频剪辑:李岩 孙冬冬

主持人:张泽洲

专家支持:母国新 郭睿

导播:赵深

摄像:翟鑫洋 李永星

实习:彭杨扬

技术支持:德火科技

出品: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新媒体中心、航天科技集团五院

【纠错】 【责任编辑:王鑫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