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印记——中国珍贵文物影像志|秦公镈:秦人开拓精神的见证-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5/23 14:44:29
来源:新华网

文明印记——中国珍贵文物影像志|秦公镈:秦人开拓精神的见证

字体:

  秦公镈(一号镈)正面(2024年1月23日摄)。

  1978年1月下旬,陕西省宝鸡市宝鸡县(现宝鸡市陈仓区),杨家沟公社太公庙大队社员在村中取土时,于一个窖穴内发现铜器。村民们保护了现场并逐级上报。经发掘清理,在距地表3米深的窖穴中,专家们发现了一字排开的5件铜钟和围绕铜钟半圆状排列的3件铜镈。

  经确认,这8件青铜打击乐器均保存完好,且在器身上有铭文发现。其中,3件秦公镈除大小各异外,形制、纹饰、铭文完全相同。经过对铭文内容的识别,专家确认这批青铜乐器的主人为春秋时期的一位秦国国君。

  秦公镈现藏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三件镈中最大的一件通高75.1厘米,镈身高53厘米,重62.5公斤。镈身由钮、舞、扉棱、钲、枚、鼓等部件构成,造型雄伟,工艺精美。

  秦公镈的鼓部齐平,中起四道扉棱。侧旁的两道扉棱造型是九条蟠曲的飞龙,前后两道则是五条飞龙和一只凤鸟。舞部各有一龙一凤,背对背,向后回首,形象生动。镈身上下各有一条带状花纹,由变形的蝉纹与窃曲纹组成,栩栩如生、飘逸生动。

  镈为大型单个打击乐器,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贵族祭祀或宴飨时,与编钟、编磬相和使用,是用以指挥乐队的节奏性乐器。

  比起精美的造型,更令人欣喜的是秦公镈器身上135字的铭文。铭文字画纤细,起笔重落笔轻,落笔处浅细而尖锐,是大篆向小篆的过渡性文字,具有极高的书法艺术价值,在整个汉字艺术的演变过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学习金文书法的上佳范本。

  铭文记录了秦武公及其先祖的业绩,可以订补史书对秦国历史记载的错误和不足,是已发现春秋时期秦国铜器中最重要的一批,极具史料价值。

  据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院长宁亚莹介绍,秦公镈是秦人开拓精神的缩影,上面的铭文既是对秦人祖先功勋的彰显,也是秦武公自己发奋图强的决心。它的重见天日,让史书里关于秦人开拓精神的记载立体丰富了起来。

  “后人透过器物以及上面的铭文,就能感受到秦人的雄心壮志。而这种精神力量也被一代代秦人传承下去,终于在秦始皇时期,成就了一统华夏的千秋伟业。”宁亚莹说。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pagebreak

  秦公镈各部位名称示意图。  新华社记者 李贺 制图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秦公镈(一号镈)“钮”部特写(2024年1月23日摄);右图:左图画面在镈身位置示意图(红框内)。  新华社记者 李贺 制图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秦公镈(一号镈)“扉棱”上龙纹与凤鸟纹装饰局部(2024年1月23日摄);右图:左图画面在镈身位置示意图(红框内)。 新华社记者 李贺 制图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秦公镈(一号镈)“钲”部装饰条带局部和突出的菱形“枚”特写(2024年1月23日摄);右图:左图画面在镈身位置示意图(红框内)。 新华社记者 李贺 制图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秦公镈(一号镈)“鼓”部刻铭局部(2024年1月23日摄);右图:左图画面在镈身位置示意图(红框内)。 新华社记者 李贺 制图pagebreak

  秦公镈(一号镈)“扉棱”上的龙纹特写(2024年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pagebreak

  秦公镈(一号镈)“钲”部龙纹局部(2024年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pagebreak

  秦公镈(一号镈)“钲”部龙纹特写(2024年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pagebreak

  秦公镈(一号镈)“舞”部龙纹特写(2024年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pagebreak

  秦公镈(一号镈)“鼓”部铭文局部(2024年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邹竞一 摄pagebreak

  秦公镈(一号镈)“鼓”部铭文局部(2024年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pagebreak

  秦公镈(一号镈)“鼓”部铭文局部(2024年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pagebreak

  秦公镈(一号镈)铭文“或(国)”字(左上)(2024年1月23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pagebreak

  拼版照片,左图:秦公镈(一号镈)铭文中“文公 静公 宪公 不㒸(坠)于上”的刻铭特写(2024年1月23日摄);右图:左图刻铭的复原图。 新华社记者 李贺 制图pagebreak

  在福建博物院,观众在观赏宝鸡青铜器博物院藏的秦公镈(2022年5月12日)。 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pagebreak

  观众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参观秦公镈(左)、秦公钟(2020年1月10日)。 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纠错】 【责任编辑:谷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