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图片 > 正文
2022 08/ 25 17:08:49
来源:新华网

新华全媒+丨50位科研人员12年在三江源拍下超10万张雪豹影像

字体:

  新华社西宁8月25日电(记者王艳、韩方方、李亚光)“我总共看到过5次雪豹,实在是太漂亮了!”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保护主任赵翔说,“第一次看到雪豹,完全没有任何的预期,雪豹走过后,我呆坐在原地,才意识到和雪豹就这样相遇了。”

  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雪豹活动最密集的区域之一。2010年至今,在北京大学的技术指导支持下,来自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50位年轻科研工作者,在三江源地区累计拍摄超10万张雪豹影像,共识别出至少400只雪豹个体。

  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供图)

  “充满好奇心的棕熊会破坏红外相机,牦牛也经常会把它撞歪,雪豹也会凑到相机面前哈气。”赵翔和记者分享起有关雪豹的趣事,“雪豹有自己喜欢走的路径,在河边喝完水后,常不紧不慢沿着山体线向上攀爬。”

  多年来,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在三江源地区布设近800台红外相机,多次记录到“雪豹带崽”的画面。每年8月至10月,成年雪豹会带着幼崽出没野外,学习生活及捕食技能。“我们可以推断,5月至8月是雪豹出生的季节,2月至5月是雪豹的繁殖期。”在雪豹繁殖期,研究人员对于雪豹的研究活动也会更加谨慎小心。

   山水自然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野外进行样线调查。新华社记者 李亚光 摄

  赵翔和他的伙伴们,经常徒步三四十公里,从海拔4000米的地方爬到海拔4600米至5000米的高度,在雪豹栖息地区布设红外相机。“起初,是因为我们对这个地方的向往让我们来到这里;慢慢地,是对这个地方的责任让我们愿意留在这里。”赵翔说。

 赵翔(左二)和团队工作人员在野外布设红外相机。新华社记者 李亚光 摄

  最近,山水自然保护中心正在研发一款AI识别工具,可从红外相机捕捉到的大量数据中精准筛选出有动物个体的照片。“以后这个工具可以节约超过一半的人力,大大提高团队工作效率和研究速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魏春玥说。

  除进行专业研究、提高科研技术手段外,青海还大力探索生态管护员制度。在三江源地区,土生土长的牧民已成为当地生态保护主体。

  被誉为“雪山之王”的雪豹,一般生活在高山裸岩、雪线之上,活动谨慎,踪迹难寻。“我们的家乡有很多雪豹,但没有证据留下来。山水的工作人员来到这里教我们怎么放红外相机,拍到了很多雪豹照片。”37岁的更尕依严是一名生态管护员,从小在这里长大的他,能叫出每座山的名字,准确找到雪豹生活的区域。

  更尕依严说:“我的家乡有山有水、有草地、有动物,我想留在家乡、保护家乡,让家乡永远洁净美丽。”

【纠错】 【责任编辑:刘笑冬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1091128946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