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8/ 29 11:21:42
来源:新华网

奋斗者·正青春|大国工匠段浩杰:千锤百炼始成钢

字体:

  新华社太原8月29日电 题:大国工匠段浩杰:千锤百炼始成钢

  新华社记者张磊

  段浩杰是中国宝武太钢精密带钢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很难想象,这位架着眼镜、气质斯文的“85后”是一位大国工匠。

  日前,段浩杰在操控机床。新华社记者张磊摄

  2010年,段浩杰大学毕业进入太钢精密带钢公司轧制作业区,他每天泡在车间里,研究设备、学习工艺、提升技能,很快成长为业务尖兵。2016年,以段浩杰为核心成员的中国宝武太钢集团“手撕钢”研发团队成立,15名成员的平均年龄只有30岁。

  “手撕钢”学名叫作“不锈钢精密箔材”,因这种不锈钢厚度仅有报纸的七分之一,且易用手撕开而得名。“手撕钢”主要应用于精密仪器、航空航天等领域。很长一段时间,在炼钢人眼里,0.05毫米厚度是我国这一领域生产技术的“天花板”,0.02毫米厚度几乎不可能突破。这一厚度的技术工艺难度高,长期被国外垄断。

  “0.02毫米厚度的轧制程序是核心工艺技术点,也是技术的难点。”段浩杰介绍,“手撕钢”轧制过程就像山西人制作手擀面,把钢带通过轧辊“擀”薄。但和擀面不同的是,制作“手撕钢”的轧机有20根轧辊,排列组合有2万种。

  两年多时间里,这帮年轻人夙兴夜寐,克服了175个设备难题、452个工艺难题、历经700多次试验,终于在2018年底成功研发出厚度0.02毫米、宽度600毫米的宽幅“手撕钢”。

  “最大的成就感,是让我国的企业用上了自己的‘手撕钢’。”段浩杰介绍说,之前定价权在外国人手上,巴掌大的产品就要400元人民币。如今,我们不仅把“手撕钢”的价格打了下来,而且还出口国外。

  段浩杰展示0.015毫米的“手撕钢”。新华社记者张磊摄

  随后,一家新能源公司主动联系太钢,希望他们开发一种厚度为0.015毫米的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不锈钢精密箔材。攻关团队一鼓作气,再次向极限发起挑战。

  “轧机设备的极限是0.02毫米,0.015毫米从理论上看很难实现。”段浩杰说,我们不知道什么是第一,但我们身上肩负着使命与担当,必须要把产品做好。

  段浩杰团队克服软件程序限制,解决硬件精度不足,消除操作方法缺陷,终于在2020年8月成功研发出了0.015毫米的产品并实现量产,刷新了“手撕钢”世界纪录。

  初心不变,归来仍是少年。

  在同事郝雅丽印象里,段浩杰是一个不喜欢应酬、只醉心于研发的“理工男”。

  “他一心扑在研发上,吃住在厂里,一次次观察、记录,一次次比对、调整,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术难题。他的成功是必然的!”郝雅丽说。

  段浩杰(右)在与同事讨论工作。新华社记者张磊摄

  “最忙的时候几天都住在单位,再见到他,黑了,瘦了。每天趴在轧机上,他的听力都下降了,说话声也大了。”这是妻子王文蔚眼里的段浩杰。

  如今,“手撕钢”已被广泛应用在折叠手机、柔性太阳能电池等诸多高技术领域。“手撕钢”带动了高端制造原材料的变革,太钢精密带钢公司软态箔材产品生产量逐步增加。

  段浩杰拿着一块薄如蝉翼、可以透光的“手撕钢”告诉记者,这是他们最近根据用户需求研发的一款新型材料——掩膜板,是用来制作高清手机屏幕的重要材料,产品再一次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段浩杰展示最近研发的新型材料——掩膜板。新华社记者张磊摄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坚守产业报国初心,勇担大国重器使命,坚持走创新发展之路,努力打造更多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尖产品。”段浩杰说。

【纠错】 【责任编辑:吴咏玲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956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