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兰州2月9日电(记者多蕾)送旧、迎新、纳吉、改火……2000多年前,古人过年最注重什么?
“严格意义上,汉代没有像我们现在这样明确的春节,但在当时,辞旧迎新是非常具有仪式感的,到了年终岁末的时候,他们要举行祭祀祈福等一系列活动,希望来年能够风调雨顺。”甘肃简牍博物馆整理研究部主任肖从礼说。
这是现藏于甘肃简牍博物馆的汉代边塞钻木取火工具。新华社记者多蕾摄
汉代人过年,最隆重的仪式莫过于腊祭。腊祭前后,官方机构与民间都有聚会宴饮。甘肃出土的汉简中,多有相关记载。
“不侵隧长石野,臈(通腊)钱八十,十二月壬戌妻君宁取,吞北隧长吕成……”出土于居延甲渠候官遗址的16枚木简详细记载了东汉初年,甲渠候官在腊月给戍边将士发放臈钱的情况。
研究人员介绍,根据简牍的记载,腊祭仪式举行之前,官府会下发文书到各地,写明举办腊祭活动的具体要求,比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打扫干净场地,仪式现场的颜色要鲜明等。
甘肃简牍博物馆现藏的一件简牍,记载了腊祭仪式过后的宴饮。新华社记者多蕾摄
肖从礼说,腊祭仪式结束后,参与的人们还会一起聚会喝酒。
当时,河西边塞地区的戍边吏卒身负驻守边关的重任,“过年”是没有假期的,对他们而言,腊祭不仅是一个重要的仪式,也可以借此丰富日常生活、改善一下伙食,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汉代官府对戍卒的基本人文关怀,在举国欢庆的节日里,给远离家乡、辛苦劳作的人们给予一定慰藉。
【纠错】 【责任编辑:成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