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长春2月10日电 题:新年 新家 新希望——吉林舒兰洪灾重建村新春见闻
新华社记者段续、马晓成
几场大雪过后,处处银装素裹,银白色的世界里,家家户户房檐上的红灯笼格外惹眼。春节前,记者再次来到灾后重建的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
村道上,积雪被来往的车辆压得瓷实,天空中不时传来几声爆竹响,贴对联、挂窗花、大扫除……许多人家都在新房子里忙活着,孩子们跑进跑出,叽叽喳喳,闹个不停。
2月5日,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村民丁语芯在家中贴窗花。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您好!我们到家里看看啊?”听到问候,村民丁家琦热情地招呼记者:“快进屋,包饺子!”
门外,寒冷刺骨,屋内,温暖如春,沙发、电视、洗衣机、热水器,定制的衣柜靠墙排列,“三室一厅”的格局宽敞明亮,干净整洁。
丁家琦的两个小女儿光脚丫坐在凳子上,忙着擀面皮,扭过头,冲大家笑。“新房子有电热地暖,小孩不爱穿袜子,嫌热。”丁家琦的妻子曲玲说。
用来储物的屋子里,放着许多年货,还有鞭炮和烟花。“政府给盖的新房,在新家里迎新春,必须得热闹!”丁家琦说。
思绪回到去年8月初,罕见的强降雨引发洪灾,小两口的安稳日子,就这样被打乱。房子垮了,养的鸡和鹅也没了,丁家琦承包十几公顷土地种的水稻和玉米,也被洪水冲毁大半。
“原计划种粮挣钱后,还了欠款,再换台新车。”曲玲说,“万幸的是,政府组织及时撤离,家里的人都没事。”
洪灾后,吉林省迅速启动住房重建修缮,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去年入冬前,舒兰市2000余户修缮、重建房屋已全部完工,许多受灾群众搬进新居。
吉林省舒兰市开原镇新开村异地重建的新房(2月5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颜麟蕴 摄
“住新房,过新年,迎接新生活!”曲玲说着,热气腾腾的饺子已经摆上桌。“我能吃五个!”“我能吃六个!”两个小姑娘的对话把大家逗乐了,午后的阳光照进屋里,透过窗上贴的福字,映到孩子脸上。
家在,人在,希望就在。“今年还种玉米和水稻,如今政策好,种粮收入不错。”丁家琦说,“春节假期过后,就得忙活起来了。”小两口盘算着再多承包些土地,扩大种植面积,提升产量,摊薄成本,多赚些钱,争取今年换台新车。
天色渐晚,新开村里,暖黄色的灯光和大红灯笼,照亮了山里的寒夜。一位同行的镇上干部说,从洪灾后的满目疮痍,到如今的焕然一新,不过是几个月,“大家拧成一股绳,就没有过不去的坎、翻不过的山。”
“祝叔叔阿姨龙年大吉!”丁家琦教两个小女儿拜年,她们欢快地闹着。“砰!”远处,一朵烟花绽放在空中,绚烂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