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视界·世界水日特刊丨诗韵瞰湖泊-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4 03/22 12:31:03
来源:新华社

卫星视界·世界水日特刊丨诗韵瞰湖泊

字体:

  湖泊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构成要素和生态系统之一,它包括了湖、沼泽、湿地、水库、池塘等。湖泊不仅维系了我们的生存和发展,更是人类的精神家园。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纵情山水、吟诗作赋,诗词如墨,泼进了锦绣山河。然而,再怎样富有想象力的古代诗人,大概也想不到现在的我们可以从遥远的太空俯瞰人间山水。今天,就让我们伴着古诗词一起瞰大美中国湖泊。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十二 西湖(节选)

文徵明〔明代〕

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

十里青山行画里,双飞白鸟似江南。

  位于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团城湖古时曾称“西湖”,是北京西山一带皇家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的昆明湖、团城湖是北京的重要水源涵养地,也是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和万寿山(2024年3月17日)。 新华社记者 高巍 摄

  ↑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的苍鹭(2023年9月12日)。 新华社记者 高巍 摄

浣溪沙·红桥(节选)

王士祯〔清代〕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

绿杨城郭是扬州。

  瘦西湖风景区是扬州的名片,是清代康乾时期即已形成的湖上园林群,融南方之秀、北方之雄于一体。窈窕曲折的一湖碧水,串以徐园、小金山、五亭桥、白塔、二十四桥、万花园、双峰云栈等名园胜迹,风韵独具而蜚声海内外。

  ↑扬州瘦西湖五亭桥(2023年6月15日)。 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扬州瘦西湖白塔(2024年3月20日)。 新华社记者 高巍 摄

  ↑扬州北护城河新建红桥(2024年3月20日)。 新华社记者 高巍 摄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二

苏轼〔宋代〕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杭州西湖风景区有100多处景点,有“南宋·西湖十景”“新·西湖十景”“三评·西湖十景”之说。历史上白居易、杨万里、苏轼、辛弃疾等诗人都在此留下了著名诗词。

  ↑水鸟在杭州西湖水面上飞翔(2023年12月26日)。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杭州西湖西泠桥(2023年12月26日)。 新华社记者 江汉 摄

过鄱阳湖天晴风顺(节选)

杨万里〔宋代〕

湖外庐山已见招,春风好送木兰桡。

青天挟日波中浴,白昼繁星地上跳。

  鄱阳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亚洲最大的候鸟越冬基地。

  ↑鄱阳湖鞋山(2023年6月15日)。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白鹤在江西鄱阳湖湖区的湿地嬉戏(2022年12月21日摄)。 新华社记者 万象 摄

望洞庭

刘禹锡〔唐代〕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湖南的“母亲湖”,在北宋文人范仲淹笔下“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千百年来,它是沿岸民众丰饶生活的保障,也是野生动物自在栖息的乐园。

  ↑洞庭湖与岳阳楼(2023年6月13日)。 新华社记者 薛宇舸 摄

  ↑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反嘴鹬(2021年1月15日)。 新华社记者 赵众志 摄

湖泊

是大地明亮的眼睛

是地球蓝色的宝藏

是我们如诗如画的过往

更是我们弥足珍贵的未来

卫星视界,我们下期再见!

 

策划:王建华 钟昊熹 段羡菊

统筹:武巍 程瑛 

本期主编:高巍 季春鹏 高咏薇

海报设计:高巍

编辑:伍婧丹 张加扬 林繁晶 张晨岑 高巍 高咏薇 许畅 石枫

遥感数据与技术支持:曾迎迎 祁丽君 郭超    

卫星遥感数据支持: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新华社摄影部 媒体融合生产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苏分社 联合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