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丨当胡同遇到书店-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4/22 23:03:05
来源:新华社

中国故事丨当胡同遇到书店

字体:

  书店,是城市的文化地标,或先锋或传统,它们连接着文化、历史和生活,与读者相濡以沫,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胡同,是北京的脉搏,或宁静或热闹,它们化为中国首都具象的标识,持久散发着魅力。

  当胡同遇到书店,会打造什么样的城市之光?恰逢第29个世界读书日,中国故事带你一起逛胡同,品书香。

打开“北京”这本书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82岁的梁玉德一笔一画抄写着老门联上的话,他更习惯用纸笔记录生活。像梁玉德这样喜欢北京文化的读者,正阳书局每天要接待数百位。

  作为一个在胡同里土生土长的书店,正阳书局于2014年由廊房二条迁至砖塔胡同,与有着800余年历史的元代万松老人塔共处一个小院。

  “这个塔始建于元代,是北京古城文化的地标性建筑。”书局创始人崔勇介绍。

  2014年,在西城区政府帮助下,正阳书局入驻砖塔小院,运营北京首家非盈利公共阅读空间——“砖读空间”。

  “北京‘砖读空间’,这几个字反过来念,空间‘专’读北京。”崔勇说,正阳书局专门“伺候”热爱北京历史文化的读者朋友,是一家专营北京历史文献的特色书店。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而书店则是一个城市精神文化的港湾。老门联、旧桌椅、门墩儿、城砖……砖塔小院里堆满了和老北京有关的物件。

  几把藤椅,一杯清茶,读者走进小院,随意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就能打开“北京”这本书,品读800年建都史、3000年建城史中的京味儿故事。

  “行走北京胡同,必须从砖塔胡同开始。”一本讲述胡同历史的书在开篇写道。坐落在胡同东口的正阳书局,为有着“北京胡同之根”称号的砖塔胡同,开了个“好头”。

  “我喜欢看历史相关的书,正阳书局资料丰富,建筑、历史,甚至饮食文化都有收藏。”梁玉德在西藏工作了38年,来到正阳书局,他感到很开心。

  小院里陈列了近10万种有关北京不同时期的历史文献,包括北京的方言土语、京味儿文学、历史影像等。“相信无论是北京人,还是游客朋友,都能够在正阳书局里找到城市的历史记忆,更能够看到这个城市的未来。”崔勇说。

听见胡同的声音

  “蝴蝶谷啊蝴蝶花,万紫千红绣春光……”转过繁华的前门商业街,在大栅栏街区的胡同中寻觅,偶尔能听到上世纪80年代的旋律从内观堂书店传出。

  “是任雁的歌,1980年新星音乐会上唱的,叫《兰花与蝴蝶》。”店主代煜介绍。一套20世纪70年代的唱片机、数张薄膜唱片,这样的老物件,书店里还收藏了很多。

  2010年开业的内观堂书店“藏”在铁树斜街,是一间“时光杂货铺”。收音机、连环画、旧旺板……30多平方米的小屋被填得满满当当。

  刚开业时,书店里仅有几摞家里的旧书。“自己喜欢书,家人朋友也支持。”代煜说,书店就是在他们的帮助下开了张。如今,店里的物件也大多来自对老北京有情怀的朋友和顾客。

  “我们爱和读者交朋友。”代煜和弟妹姚彬共同运营着书店,常与读者聊到晚上。“不论是淘书,还是闲聊,来这儿的人多多少少都能有所收获。”

  最让代煜津津乐道的,是刚开店时接待的几位外国友人。“他们逛着逛着,突然特别激动。听导游说,有个人在店里找到了自己写的书。”那位作者在书上签了名,还将他们的合影塑封后送回店里。作为回礼,代煜赠送给他们一套珍藏的北京版画。

  面对一屋子的老物件,代煜如数家珍。“小时候特别爱看《第二次握手》,这本书被人借走,找不回来了。”后来,同事搬家时请她去收书,这本“心头好”又回到了她的书架上。

  书店除了接待读者,也成了邻里街坊闲聊的宝地。“叫卖声,鸽哨声,还有朋友间的打招呼声,这些都是胡同人特有的声音记忆。”代煜说,小书店要有小的特点,希望每个人过来都能有回家的感觉。

  除了收来的老物件,店里最多的就是老姐俩自己做的手工。半截树干上的啄木鸟插画、蛐蛐罩、虎头鞋,许多老北京的记忆被代煜在书店中复原。

  “开书店要有好的心态。”代煜说,书店取名“内观堂”,就是为了告诉自己和读者,要静下心来,听见自己内心的声音。

  让书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漫步于青砖灰瓦的胡同,一座鲜亮的黄色与墨绿色交织的门店映入眼帘。点一杯咖啡,来两个葱香酱肉馅的包子,翻开一本“漂流”而来的旧书。咖啡醇厚,包子可口,书香氤氲,看似互不搭配的几项活动,在东城区前炒面胡同49号院里已是日常。

  坐落于此的“可能有书”综合阅读空间以书为线索,在近200平方米的空间里集纳了书店、自习室、艺术展厅、咖啡厅和包子铺。“与其他书店不同,我们赋予多个细碎的空间不同的文化属性和功能,探索新型综合阅读空间的可能性。”书店主理人之一赵晨说。

  从事出版行业的李女士邀请朋友来到这里,边吃着店里售卖的酱肉包子,边喝着特调咖啡 “风月楼”,享受属于她们的惬意时光。“品一口咖啡,吃一口包子,还能顺带看看艺术展览,十分有趣。”

  “几十年前这里曾经是一家国营餐厅,名为‘风月楼’。”赵晨指了指墙上,“餐厅每换一家,就会在旧瓷砖上重铺一层。”带着“烟火气”的瓷砖垒叠在墙上,无声地讲述着岁月的变迁。

  图为书店墙壁上的旧瓷砖。受访者供图。

  “饭店几易其手,且常年存在着安全隐患问题,最终被腾退出去。”赵晨说。院落里仍有六户居民生活,如何将旧房改造再利用,并与居民共生?东城区和朝阳门街道讨论后,决定在这里建立一个社区书店。

  书店西墙与共生院相连,“不打扰居民生活是日常经营最核心的一件事”。书店在建造时特意选用长虹玻璃并设计了立体式结构,既保护了居民日常生活隐私,又为居民提供了储物空间。

  “通过书店的改造,拆除了院子中的违建,提升了整个院子的环境。”前炒面胡同居民周女士说,“书店开业,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来到这里,给这条胡同带来了青春和文化的气息,我们平时也会来这里看看展览。”

  让书店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意味着书店不仅仅是看书买书的地方,更是一个生活空间。未来,“可能有书”还将推出更多优质的文化内容,包括新书发布会、共创书店IP产品等,让每一个来这里的人切身感受胡同创意空间的生机与活力。

 监制:卫铁民 刘畅

   记者:张泽钰 朱娜 李德欣 马晓东

  视频:朱娜 马晓东

  实习生:张倩

  编辑:徐欣涛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北京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徐海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