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
  • 记者手记:只道是“寻常”的淮河生态之变

    记者手记:只道是“寻常”的淮河生态之变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千里淮河,在蚌埠穿城而过,陪伴着这座城市发展变迁。看蚌埠如何发展,淮河是一面镜子。记者近日在蚌埠市淮河沿岸看到,淮河平静流淌,沿岸草木葱茏,游人行走河畔,不远处货船静静漂过,共同构成一幅“寻常”的自然清新图景。

  • 向“制造高地”飞跃——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向“制造高地”飞跃——天津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从家喻户晓的“飞鸽”自行车,到彼时的时尚之选“海鸥”手表,作为多个“新中国第一”的诞生地,天津的制造业底蕴已经融入血脉。近日,天津印发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锚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向高端迈进。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定位,天津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奋力争先、勇往直前。

  • 合肥:“圈”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

    合肥:“圈”出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生态

    在龙头企业带动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核心配套企业纷至沓来。2022年,合肥市新能源汽车产业新签约项目145个,协议投资额1223亿元、同比增加25.3%。目前,比亚迪、大众安徽、蔚来、江淮等一大批头部企业落户合肥,集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300余家,形成了从整车到关键部件生产、配套及回收的新能源汽车完整产业链。

  • 透过“工业大脑”看“智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透过“工业大脑”看“智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当传统钢铁企业拥有了智能“大脑”,会有怎样的不同?记者日前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走进中国宝武马钢集团马钢智园,在马钢运营管控中心、炼铁智控中心等多个部门,走近钢铁生产和运营的最强“大脑”,钢铁“智慧”生产的全过程,一目了然。

  • “90后”驻村规划师为古村落描绘活力新画卷

    “90后”驻村规划师为古村落描绘活力新画卷

    传统村落,除了小桥流水、古建老屋,还应该有些什么?对此,“90后”驻村规划师刘琳用30多本笔记和遍布村中的足迹,写下了与众不同的答案。

  • 踏上合肥科学岛 探访大科学装置建设

    踏上合肥科学岛 探访大科学装置建设

    合肥科学岛是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所在地,“人造太阳”、稳态强磁场场强刷新世界纪录,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在这里涌现。

  • 宁夏:东西联动 为开放合作创新赋能

    宁夏:东西联动 为开放合作创新赋能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地处西北内陆的宁夏,以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为载体,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企业为合作主体,面向全国构建“1+N”开放合作机制,先后与11个省市和13所高校、科研院所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搭建起东西部科技合作战略平台。

  • 从“化工围江”到“绿色护江”——长江沿线正在兴起产业新地标

    从“化工围江”到“绿色护江”——长江沿线正在兴起产业新地标

    记者日前来到以精细化工为特色的东至经济开发区,这里拥有化工企业46家,为东至县贡献了约60%的GDP。行走在开发区内,夹竹桃、香樟等树种分列道路两旁,绿意盎然。在开发区核心区里,一座污水处理厂正在运转,一根根高架明管从企业连通至此。

  • 一片树叶里的高质量发展密码

    一片树叶里的高质量发展密码

    在这个世代以种茶、制茶为主业的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在一片片树叶中体现。“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是六安瓜片产销的低谷期,种植管理粗放,工艺和质量都较差。”金寨县农业产业发展中心主任卢万红回忆说,“我的父母也是茶农,当时的六安瓜片虽然号称名茶,却鲜有人问津。”

  • “沉浸式”体验海上加油

    “沉浸式”体验海上加油

    浙江自贸试验区保税船用燃料油调度服务中心成立于2017年12月,该机构的设立旨在提高保税燃料油供应通关效率,是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片区大力拓展保税燃料油供应业务的积极尝试。2022年,舟山实现保税燃料油加注量602.49万吨,同比增长9.11%。近日,“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来到该中心体验海上加油。

  • 记者手记:在“浙”里,石化重工业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径

    记者手记:在“浙”里,石化重工业走出绿色发展新路径

    石化重工业如何与绿色发展关联?记者近日走访浙江舟山绿色石化基地,在位于浙江舟山的鱼山岛上,看到了二者的有机结合。数据显示,这个偏居海岛的石化基地,迸发出每年4000万吨炼油、420万吨乙烯、1180万吨芳烃的磅礴生产力。截至今年4月,基地已累计加工原油10485万吨,实现工业产值5420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500亿元。

  • 宁夏: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宁夏:打造区域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高地

    近年来,宁夏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把创新驱动战略摆在首位,将科技创新作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首要支撑,明确了打造区域科技创新高地、高水平建设全国东西部科技合作引领区的目标任务,推动宁夏科技创新取得新成效、实现快发展。

  • 合肥科创新职人:为创新驱动“赋能”

    合肥科创新职人:为创新驱动“赋能”

    在科创新职人赋能之下,创新要素加速匹配汇聚,创新动能日益强劲,驱动城市不断迈向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2年,合肥全市技术合同交易总额达1083亿元,实现三年翻一番;全市净增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6412户,实现两年翻一番。

  • “无人”胜有人,浙江“智造”加速跑

    “无人”胜有人,浙江“智造”加速跑

    近年来,浙江省按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梯次培育路径,探索开展“未来工厂”建设。截至2022年底,浙江省累计认定52家省级“未来工厂”,涵盖信息通信技术、新能源汽车、装备制造、家居、纺织等多个行业,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浙江嘉善:争做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试验田”

    浙江嘉善:争做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试验田”

    在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镇东北面,有一片约3400亩的湖荡,名叫祥符荡。以前这里杂草丛生、水体浑浊,而今水清岸绿,常见野鸭湖面嬉戏,画家临岸写生。这里也是许多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的“未来实验室”所在地,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标志性项目之一。

  • 未来健康实验室:致力于更好服务生育健康

    未来健康实验室:致力于更好服务生育健康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育观念发生转变,低生育以及由此带来的少子化、老龄化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记者日前随高质量发展调研行,来到浙江大学长三角智慧绿洲创新中心未来健康实验室了解到,他们正在努力给出自己的方案。

  • 织密立体网络 强化发展支撑——浙江加快交通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织密立体网络 强化发展支撑——浙江加快交通建设助力高质量发展

    作为首批交通强国建设试点,浙江省提出到2027年,形成世界一流强港等10方面标志性成果,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实现基础设施、运输服务、科技创新、行业治理和支撑带动先行引领。

  • 一家外贸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转型升级故事

    一家外贸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的转型升级故事

    第133届广交会刚落幕,台州力山机械有限公司负责人缪继云就带着二三十笔意向订单,风尘仆仆地赶回工厂。让他惊喜的是,首次参加广交会,虽然展位只有9平方米,但接到了1000多万美元的意向订单。从贴牌生产到自主研发,再到打响品牌,这家台式钻床生产制造企业的外贸保稳提质高质量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 浙江:数字化改革里的民生温度

    浙江:数字化改革里的民生温度

    当前,浙江数字政府、数字政务不断深入民生领域,给广大群众带来更便利的政务服务。近日,记者在浙江多地体验“一件事”一窗通办,感受数字化改革里的民生温度。

  • 天天新增科创主体!杭州这条“大走廊”何以动力十足

    天天新增科创主体!杭州这条“大走廊”何以动力十足

    从斩获网络安全大赛一等奖,到带领团队成立科技初创企业、“落户”浙江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25岁的母浩文只用了3天时间。母浩文和团队所在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东起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西至浙江农林大学,全长39公里、面积416平方公里。

  • 江苏吴江:“破茧”闯出“新丝路”

    江苏吴江:“破茧”闯出“新丝路”

    盛泽镇是吴江的经济重镇,也是知名的“丝绸古镇、纺织名城”。这样一个占地150平方公里、人口40万的江南小镇,走出了大批优秀民营企业、诞生了两家世界500强,是目前全球纺织业集聚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 科技赋能 “养老”变“享老”

    科技赋能 “养老”变“享老”

    养老服务,关系民生福祉。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如何守护好最美“夕阳红”,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健康幸福的晚年?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关键。

  • 记者手记:太湖水岸:脏乱鱼市地,让位“愉生活”

    记者手记:太湖水岸:脏乱鱼市地,让位“愉生活”

    “一到夏天,这里就会散发浓浓的腥臭味,遇到下雨天,更是满地泥污走不动路。”魏大爷回忆说。现如今,鱼市码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现代化的湿地生态公园。置身小溪港渔咀公园,远方太湖万顷碧波,近处树影花香、鸟鸣啾啾,一派江南好风景。

  • 不用农药化肥 江苏戴庄蹚出生态农业新路

    不用农药化肥 江苏戴庄蹚出生态农业新路

    戴庄欢迎昆虫等小动物来此“安家”。据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此前调查,村里有机稻田夏季发现动物10纲31目130种,比邻村稻田高出6倍多。近年来,还发现了野生娃娃鱼和猕猴两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群落。

  • 打开“盲盒”:用5G制造5G的智能工厂究竟什么样?

    打开“盲盒”:用5G制造5G的智能工厂究竟什么样?

    走进中兴通讯南京滨江基地,百米长的5G基站生产线,从头走到尾,只看到三四位工程师。偌大的工厂就像一个“盲盒”,大部分区域灯光昏暗;传输带、自动导引小车与机械手臂忙碌着,正在完成从零件到成品的全过程;十几米高的立体仓库,数以万计的货箱,由数据指令控制,被分发到各个生产线,全程看不见里面装着什么。

  • 记者手记:“小医院”呵护百姓健康大有可为

    记者手记:“小医院”呵护百姓健康大有可为

    “每次到大医院看病,至少半天时间,像胃肠镜、核磁共振这类检查,更是排队个把月;如今在社区‘小医院’,小毛病问诊开药2小时搞定,报销比例也高于市级医院。”日前,记者来到江苏省镇江市润州区黎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待叫号的患者张女士讲起看病经历,给社区就医点赞。

  • 江苏常州:打造“创新之核” 塑造第一动力

    江苏常州:打造“创新之核” 塑造第一动力

    今年一季度,常州光伏产业完成产值252.2亿元,同比增长11.7%。逐“光”而行、创“新”求兴。“百年工商名城”向“新能源之都”加速蝶变,这是常州塑造第一动力、迈向高质量发展之路的生动写照。

  • 科创引擎强劲,南京发展“成色更足”

    科创引擎强劲,南京发展“成色更足”

    在一批高质量企业助力下,南京第一季度迎来良好开局:GDP同比增长5.2%,持续保持全国大中城市第十位,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0.3%,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光伏电池等分别增长124.3%、54.6%、67.1%。

  • 长三角“大走廊”迸发科创大活力

    长三角“大走廊”迸发科创大活力

    1月4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芜湖(上海)产业创新中心项目土地摘牌;2月1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职工科创成果发布交易中心启用;4月26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科技成果转化联盟揭牌……长三角地区正以科创为发力点,密集对接技术、人才、资本要素,推动“大走廊”迸发大活力。

  • 城中村加速绽新颜 上海着力推动城市更新“更上层楼”

    城中村加速绽新颜 上海着力推动城市更新“更上层楼”

    白墙黛瓦、檐角飞翘、草木生辉,浓浓的江南气息含于古韵之中,富有现代设计感的特色商铺琳琅满目、引人驻足。作为上海首批城中村改造项目之一,位于青浦区徐泾镇有着千年历史的蟠龙古镇焕发新颜,在“五一”假期对外开放。

  • 为优化营商环境“划重点” 上海吸引企业“近悦远来”

    为优化营商环境“划重点” 上海吸引企业“近悦远来”

    今年3月1日起,上海在全市分两批推进“市场主体以专用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记录证明”。截至4月30日,市场主体共开具专用信用报告4163份,可代替证明7.4万余份,有效节约了人力、物力、时间成本。

  • “未来已来”——记者体验上海浦东“未来车”

    “未来已来”——记者体验上海浦东“未来车”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进行时,记者来到上海浦东金桥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体验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车装28颗摄像头、6颗激光雷达、8颗毫米波雷达,主副驾驶均无安全员,行驶平稳,刹车制动灵敏。车装28颗摄像头、6颗激光雷达、8颗毫米波雷达,主副驾驶均无安全员,行驶平稳,刹车制动灵敏。

  • 上海: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益

    上海:持续放大进博会溢出效益

    上海虹桥进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虹桥品汇)是放大进博会溢出效应的“6天+365天”常年展示交易平台,由展贸办公中心、保税物流中心与商贸体验中心构成。其中,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中心(B型)已实现保税展示交易业务的常态化开展和进博会“展转保”“展转跨”等便利化措施常态化应用,并为多个平台提供跨境电商服务。

  • 上海张江全链条发力营造更优企业创新发展环境

    上海张江全链条发力营造更优企业创新发展环境

    为新药研制“对症下药”加强服务,让科创企业办公研发生产能在一栋楼搞定……记者近期来到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张江药谷”调研发现,从企业扎根的产业空间,到成长需要的金融活水,再到药械上市的政策支持,当地正通过全链条发力为企业营造更优创新发展环境。

  • 上海的“小修小补”有了“集体户口”

    上海的“小修小补”有了“集体户口”

    2022年1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发布相关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探索实施社区服务个体工商户集中登记模式”。“我们通过联动各街镇的党群服务中心、邻里汇等社区功能性载体作为集中登记点,让社区内从事居民生活服务业的个体工商户成为‘正规军’。”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登记注册处专员郭婷婷说。

  • 给火箭做“体检”、助残障者“迈步”……上海数字化转型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给火箭做“体检”、助残障者“迈步”……上海数字化转型注入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在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处处可以感受科技进步、高质量发展的铿锵步履。7100平方米的体验馆里,390家单位的610项展品所涉及的大量应用场景,让人感知海陆空等高端制造领域数字化转型的前沿进展,以及给老百姓日常出行、教育、健康等带来的巨大利好;“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应用,让人零距离感受数字化赋能政务服务的神奇。

  • 数字经济企业中澎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数字经济企业中澎湃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产业结合形成数字化生产力和数字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在上海,数字经济的细分赛道上涌现出一批企业,他们专注于各自领域,擅长用数字化手段赋能成长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

  • 数字化“小而美”里的发展活力

    数字化“小而美”里的发展活力

    记者来到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体验馆,目睹上海数字化转型的规划布局、重大项目、标杆场景和各行业单位的特色实践,感受数字化转型对生活的改变

  • 江海交汇 奋楫扬帆——长三角一体化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江海交汇 奋楫扬帆——长三角一体化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这是一片高质量发展的热土——不到全国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国近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