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两会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即赴贵州和云南考察调研
  • 总书记黔滇行丨记者手记:多彩大地风采无限
    全国两会闭幕后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贵大地考察,四天时间,辗转两省四个市州,看多彩大地春潮涌荡、风采无限。
  • 第一观察丨从总书记云贵行看增进民族团结的三个着力点
    深入民族地区考察,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的高度重视,体现了他心系民族地区繁荣发展和少数民族群众安危冷暖的人民情怀,更体现了他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合力的深谋远虑。
  • 第一观察丨总书记云贵之行心系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
    2025年伊始,总书记就明确指出,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要“聚精会神抓好高质量发展”。赴贵州和云南考察,总书记围绕高质量发展这条主线作出了一系列部署。
  • 习近平在云南考察时强调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奋发进取真抓实干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3月19日至20日,习近平在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和省长王予波陪同下,先后到丽江、昆明等地考察调研。
  • 学习进行时丨这些老街旧巷,在时光里绽放芳华
    2025年3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省丽江市丽江古城,详细了解古城营建历史、纳西族民居特色和当地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等情况。他要求当地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让这座美丽的古城焕发新的光彩。
  •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云南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改革创新、真抓实干,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开创发展新局面。
  • 习近平考察丽江古城:文旅产业要走一条持续、健康的发展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19日下午来到云南丽江古城,沿着石板路边走边看。当地居民和沿途游客十分热情地向总书记问好,习近平不时停下脚步同大家亲切交流。
  • 习近平:祝你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
    习近平总书记19日下午来到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同现场村民和技术人员亲切交流,向他们询问花卉品种、市场销路、收入等情况。
  • 习近平在云南丽江市考察调研
    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丽江市先后考察了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丽江古城,了解当地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情况。
  • 第1视点丨种出丽江更美的花
    3月19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南丽江现代花卉产业园,同现场村民和技术人员亲切交流。习近平总书记高兴地说,你们这个事业搞得很兴旺,符合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祝你们的生活像花儿一样美! 
  • 第1视点丨“云花”,事业兴旺生活美
    数据显示,中国市场上,每10支鲜切花,就有7支来自昆明。种植、收获、交易、运输……“亚洲花都”的兴盛,源自完整产业体系的坚实支撑,也是乡村全面振兴、百姓增收的强大助力。
  •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本地产的茶很多,当年就是茶马古道,中药材历史悠久,小粒咖啡很好喝,还是橡胶主产区,有热带亚热带的水果坚果……这些特产都是你们的王牌,要继续把王牌打好。”
  • 鉴往知来丨丽江古城:高原明珠,古韵流芳
    始建于宋末元初的丽江古城,迄今有800年左右历史。这颗滇西北大地上耀眼夺目的高原明珠,在悠长岁月中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风姿卓然。如今,它集世界文化遗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金名片”于一身,享誉中外。
  • 新闻多一点丨云南鲜花:“浪漫经济”美丽绽放
    花开云南,香飘世界。位于低纬度、高海拔地区的云南,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是全球最适宜花卉生产的地区之一。
  • 这就是丽江!
    青石板上,马蹄声远,茶马古道铜铃摇响;晨曦中的玉龙雪山,白雪皑皑,光芒万丈;微风拂过湛蓝色的湖面,阵阵涟漪唤醒了遥远的回忆。这里是丽江,无数人心中的“诗与远方”,每一寸土地都让人沉醉,每一缕时光都让人难忘。
  • 习近平在贵州考察时强调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展现贵州新风采
    3月17日至18日,习近平在贵州省委书记徐麟和省长李炳军陪同下,先后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贵阳市等地考察调研。
  • 学习进行时丨习近平总书记的“板凳座谈会”
    3月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了黎平县肇兴侗寨。在信团鼓楼,习近平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共话乡村全面振兴。一场别开生面的“板凳座谈会”引人注目。
  • 第一观察·瞬间丨围坐共话幸福图景
    千年侗寨,一方火塘暖意融融,几张长凳紧紧相连。习近平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共话乡村全面振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相向总书记讲述近年来的村寨变化和幸福生活。
  •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贵州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广大干部群众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动力,坚定信心、苦干实干,稳中求进、善作善成,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迈出新步伐、展现新风采。
  • 第1视点丨乡村振兴展新貌 侗寨日子更红火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
  • 习近平:民族的特色,很古朴也很时尚
    习近平总书记17日下午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观看侗族大歌表演,察看村寨风貌和侗族文化展示中心,深入侗乡织、染、绣特色产业基地,同乡亲们亲切交流。
  • 信团鼓楼话振兴,习近平:祝你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考察。在村寨的信团鼓楼,习近平同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围坐在火塘边共话乡村全面振兴。
  • 习近平在贵州黔东南州考察调研
    1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考察了黎平县肇兴侗寨,了解当地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社会治理、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等情况。
  • 镜观·领航丨我们簇拥在总书记身边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考察调研的足迹留在了众多少数民族地区。南海琼岛、天山脚下、西南边陲、塞北草原……总书记所到之处,各族群众欢歌笑语、盛装相迎。大家簇拥在总书记身边,聊家常、谈发展、话脱贫、谋振兴,把有滋有味的好日子讲给总书记听。
  • 学习绘文丨蜡染之美,惊艳时光
    蜡染,贵州众多文化名片之一,古称“蜡缬”,是一种以蜡为防染剂进行防染的手工印染技艺,与绞缬(扎染)、灰缬(镂空印花)、夹缬(夹染)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印花技艺,历史悠久。
  • 新闻多一点丨侗乡第一寨的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地处黔东南州黎平县的肇兴侗寨,被誉为“侗乡第一寨”,是中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建寨历史可追溯至北宋年间,千百年来,侗家人世代安居于此,耕读传家,生生不息。
  • 新闻多一点丨侗族大歌:传承千年的天籁之音
    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和声:一条旋律是清唱,两条旋律为声部,三条构建色彩纷繁的和弦,四条以上就演变成天籁回响。
  • 总要去一趟贵州吧!
    重重叠叠的山,曲曲折折的路,谜一样的贵州,这是很多人对这里的想象。遥远而陌生,神奇又神秘,其实啊,不经意间,你早已无数次与这里相遇。不信?那跟我来,透过这三句话,带你看意料之中与想象之外的贵州。
  • 这就是黎平!
    在贵州东南部群山之中,无边的梯田沿着山脊流淌成绿色波浪。波浪中央有一座小城,枕着云雾入眠。当你走进这里,每一寸时光似乎都被拉长,变得那么慢、那么美。这就是黎平,“侗族大歌之乡”“侗乡第一寨”“曙光之城”……
  • 走进贵州黎平肇兴 感受古风新韵侗寨情
    赏传统古建筑、听侗族大歌、品侗家美食、体验传统民俗……要感受多彩贵州独特的民族文化,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肇兴侗寨:“侗乡第一寨”
    肇兴侗寨是我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有“侗乡第一寨”之称。这里保留着侗族工匠沿用祖辈流传下来的营造技艺,建造的风雨桥、寨门、鼓楼、凉亭等侗族特色建筑,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也在村寨里集中呈现。
  • “侗”听天籁
    侗族大歌是贵州黎平、从江、榕江等侗族地区流行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侗族大歌走出国门,亮相法国巴黎金秋艺术节,技惊四座。
  • 侗族蓝靛染:蓝与白的惊艳碰撞
    侗族蓝靛染有着悠久历史,在侗家人的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在贵州黎平县肇兴侗寨,当地村民以天然植物染料为原料,一片片白色的布料经过匠心制作,实现了蓝与白的惊艳碰撞,让人感受到侗族千姿百态的文化之美。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