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地球之肾 湿地“碳”究—走进自然资源部北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地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普直播活动举办

2021-09-27 16:0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 25日,由中国科协科普部、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青岛市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主办,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栏目、新华科普承办的“地球之肾 湿地‘碳’究—走进自然资源部北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地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科普直播活动在新华网播出。

本次科普直播活动围绕“滨海湿地碳循环研究支撑服务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主题展开,现场主持人对专家进行科普访谈,期间还插播了科技人员在湿地野外的科普讲解视频。自然资源部北方滨海盐沼湿地生态地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站长、研究员叶思源及团队骨干、研究员裴绍峰,正高级工程师丁喜桂,副研究员赵广明在直播活动现场,与正在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东营湿地野外站开展碳循环调查工作的项目组成员一起,介绍水—土—气—生等生态环境要素的监测装置和技术方法,讲解湿地生态地质科学知识,介绍国内外科学家依托湿地野外站的全球湿地增温网开展全球滨海湿地生态环境对比研究的大科学计划和科研成果,以及科技人员保护和修复湿地的科学实践

滨海盐沼湿地是一个复杂又独特的生态系统,包含了植物、动物、微生物以及水、土壤、大气等生态要素,各要素相互协同,使湿地具备了较高的固碳效率和长期持续的储碳能力。直播过程中,观众们通过观看湿地团队野外工作视频,观赏了滨海湿地美丽的景色,进一步直观感受到了科技人员艰苦的工作条件以及他们在野外站开展调查监测任务和科研过程。

直播最后,叶思源研究员通过数据为大家介绍了我国滨海湿地由于人为围垦、海洋环境污染等原因,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湿地面积退化现象。青岛海洋所湿地团队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在黄河三角洲湿地建立了200亩的湿地修复示范区,从91种芦苇基因中优选出具有耐盐、抗旱、生物量大的品种来进行植物修复,目前已取得了很好效果。叶思源表示加强湿地保护,更好地发挥湿地储碳、固碳能力,对双碳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呼吁大家关爱湿地,保护湿地,自觉践行节能减排,通过实际行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活动采用提问、解答、讲解、ppt展示和野外实景视频播放相结合的方式,形式新颖活泼,内容有趣生动。观众们通过聆听专家的讲解,观看科普视频,明白了“碳达峰”、“碳中和”、“碳汇”等刷屏热词的内在含义,增强公众关心湿地、认识湿地、保护湿地的意识。活动包含了丰富的海洋学、地质学、生态学、水文学、地球化学等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点,让大家系统全面地认识滨海盐沼湿地的生态功能,了解科研工作者开展湿地碳循环调查研究工作的意义。

本次活动通过新华网云直播平台进行视频直播,吸引了全国众多的中小学生及科普爱好者观看,浏览人数达50万。

科普中国中央厨房

新华网科普事业部

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

联合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请下载科普中国客户端。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前沿大师谈”原创,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

 

作者: 科技前沿大师谈   [责任编辑: 满旭蕊]

相关稿件

湿地,碳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