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8/ 22 21:35:55
来源:光明网

屠呦呦:不慕浮华 醉心青蒿

字体:


        2015年10月5日,一个名字在中华大地沸腾,并响彻全球,她就是“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屠呦呦获得了该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实现了中国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零的突破。

        时光倒流至20世纪60年代,屠呦呦和青蒿素故事开始的时间。当时,引发疟疾的疟原虫出现强大的抗药性,原有治疗药物失效,全世界都在受疟疾之苦。越南战场上,疟疾愈演愈烈,越南政府向我国请求支援;在国内,疟疾也多次大范围爆发,平均发病率居高不下。

        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余名科研人员投入到抗疟新药的研发中。年仅39岁,却已在中医药研究领域打下了坚实基础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简陋的设备、匮乏的资源、稀缺的人手,摆在屠呦呦面前的,是一个堪比攀登珠峰的艰难挑战。3个月里,屠呦呦带领组员翻阅上百份中国古代医学典籍,从2000多个抗疟药方中精选了640个方药,开始逐一排查实验。

        在经历了190次失败,筛选了300余种中草药后,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一段关于青蒿描述的启发,屠呦呦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发现191号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样品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临床阶段,屠呦呦又以身试药,亲自证实了青蒿素抗疟疗效的安全可靠。

        如今,以青蒿素为基础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作为青蒿素的重要发现者之一,屠呦呦的这一成果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似乎早在父亲给屠呦呦取名字时,就注定了她与青蒿的不解之缘。在屠呦呦的手里,这株小草改变并走向了世界!

       

        策 划:战 钊

        编 导:肖春芳 宋雅娟

【纠错】 【责任编辑:刘畅 】
阅读下一篇:
01003009114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54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