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1/ 13 10:37:22
来源:新华网

就地热再生技术助力公路养护技术更低碳

字体:

        再生技术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养护技术。就地热再生技术(简称HIR)是热再生技术的一种。

        以往,路面挖开后,用普通办法回填,工艺流程较多,维修时间长、造价高,废料弃运容易造成污染。加上我国沥青路面常用的养护方式是铣刨重铺,这种技术施工工序较多,工期较长,在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粉尘、烟气等,造成大气污染、资源浪费,就地热再生技术就环保很多。

        沥青路面就地热技术主要用于修复沥青路面网裂、车辙、骨料脱落等病害,因沥青具有不可降解性,就地热再生工艺避免了废弃沥青混合料对大自然的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就地热再生技术采用专用的就地热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现场加热、翻松,就地掺入一定数量的新沥青、新沥青混合料、再生剂等,经高温热态拌和、摊铺、碾压等工序,100%利用了旧沥青混合料,使路面维修成本显著降低,成本比传统工艺节约30%。不仅如此,就地热再生工艺还具有高效快捷特点,施工路段不必中断交通,道路压实后,只需很短的时间降温,新路面就可通行,完全实现“当天开挖、当天回填、当天通车”。施工完成的车道两、三小时后即可启用,最大限度降低了路面维修给交通带来的干扰,能够实现旧沥青混合料的100%利用,施工速度快,交通影响小,2—3小时后即可通行。

        再生技术的推广应用,可以更有效地节约资源,使石料资源可以得到充分的循环利用,减少石料开采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同时可以降低能耗从而减少碳排放。就地热再生技术也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技术,具有低碳、环保、节能、施工成本低、速度快、交通干扰少等特点,对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

        经权威部门测算,应用就地热再生养护工艺,碳排放量不到传统工艺的10%,且做到零污染,不给大气添“霾”。目前,我国很多省市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和国省道已经在使用此技术,相信这项技术的推广和使用,不仅会对培育再生绿色养护新兴产业、促进传统公路养护转型升级具有意义,同时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更是具有相关作用。

中国科协科普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付琳 】
阅读下一篇:
01003009114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690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