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世界上最高龄的深潜科学家;他,是拥有百万粉丝的“85后”科普UP主;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我总觉得我的事业还在前面。”汪老的话语掷地有声。
5月30日,搭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直冲云霄,数小时后,期盼已久的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门”,欢迎远道而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
张荣桥总师表示,我们将以中国速度,不断续写中国行星探测的新高度,在航天强国和科技强国事业发展舞台上再立新功。且听龙吟,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自从远古以来,我们的祖先就有‘夸父逐日’的梦想。今天,我们把聚变研究变成工程实践的第一步。”李建刚说,“我相信中国聚变人一定会与世界各地的同行一起,共同点亮聚变的第一盏灯。”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钱学森、袁隆平、吴孟超、南仁东、林俊德……这些响亮的名字和这些名字背后的故事,一次次让我们肃然起敬。
站在数米高的“海牛Ⅱ号”面前,这个身量精瘦、满头白发的“小老头”有点不起眼。带着“海牛家族”,他用了30多年时间,实现了我国海底钻机装备与配套地质钻探技术的突破、从跟跑到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椰林、沙滩、海浪。在大地震颤、火焰倒影、人群欢呼声中,搭载天舟六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飞驰着升上深远夜空,越飞越远,最后变成一个小小光点,融入璀璨星空。
20世纪70年代,董怡教授在北京协和医院参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风湿免疫学组。筚路蓝缕,创业维艰,正是她与同事锲而不舍的追求与探索,改变了我国无数风湿病患者的命运。
以李四光为代表的老一辈地质学家敢想、敢干,分析了中国的地质条件,做了大量基础理论工作,坚信中国的天然石油资源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并发现了大庆、辽河、胜利等大油田。
“要研发联合疫苗”“不仅有预防性疫苗,还有治疗性疫苗”……采访接近尾声,赵铠仍谈兴正浓:“做了一辈子,我拼尽了全力,还要继续做下去。”
核地研院月壤样品研究团队带头人李子颖,带领团队经过1年多的努力,发现了这种月球新矿物。它的发现改变了我国月球矿物探索历史,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3个发现月球新矿物的国家。
人类用抗生素来对抗致病菌,细菌却逐渐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如何避免由此带来的公共卫生危机?这一问题成为全球科学家关注的热点,来自中国的90后青年科研工作者刘源,就是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