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大牌|给冬奥客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和值得回味的记忆——专访北京冬奥组委抵离中心主任张良

新华网
2022-01-16 16:29
张良介绍说,抵离中心团队也已开始进入各场馆并启动抵离服务台,为闭环内工作的人员提供周到细致的抵离服务。

 

  新华社北京1月16日电(记者罗鑫、苏斌)历届冬奥会中,抵离工作关乎所有涉奥相关方的入境、出境等一系列服务,涉及面广,在赛事组织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疫情背景下,赛事抵离工作面临更高要求。

  在北京冬奥会筹办过程中,这份责任落到了成立于2021年3月的北京冬奥组委抵离中心肩上。“可以说我们每天的心都是悬着的。”身在与境外涉奥人员“打交道”的前沿,经过去年冬奥测试赛锻炼队伍、积累经验,抵离中心主任张良对抵离工作有充分信心:“我们做好了准备。”

  疫情改变了抵离服务内容

  “抵离工作涉及各相关方进入中国的第一印象,以及离开中国的最终回忆。”张良说。

  他表示,常规情况下奥运会抵离部门的职责就是为涉奥各相关方提供从机场端到住宿端的抵离服务。但是新冠疫情改变了本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抵离服务的内容,增加了协调航班保障和远端疫情防控,把服务延伸到了境外。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作为国际体育赛事,参与的人数比较多,尤其这次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整个国际航空运输受到了比较大的影响。”张良说,“做好北京冬奥会的抵离工作服务,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需要对航班安排,以及涉奥人员入境后在机场的健康申报、核酸检测采样、注册激活和通关通检环节,出机场之后的交通、物流,以及到了住宿端之后的安检、查验、入住等等,都进行细致安排。”

  涉奥人员来华以包机和临时航班为主

  新冠疫情目前仍在全球蔓延。张良介绍,在这种情况下,国际航班安排方面,涉奥人员来华采取以包机和临时航班为主、商业航班作为补充的航班保障方式。

  “国外的利益相关方来华,如果是愿意自己组织包机,或者有几方共同联合组织包机,可以直飞到首都国际机场,就进入闭环了,相对来说是最方便的。如果人员很少,不太便于组织包机,我们组织了专门为涉奥人员开通的临时航班。由一些中外航空公司专门来承运,像商业航班一样售票,只不过只向涉奥相关方售票。涉奥相关方购票之后乘坐这些临时航班到首都国际机场,直接进入闭环。”张良说。

  张良说,考虑到包机或者临时航班上都是涉奥人员,有周密的远端防控措施,飞行过程中感染的可能性和风险会更小。

  “对于闭环内的涉奥人员离开中国,我们要求不乘坐商业航班离境。商业航班是对社会开放的,涉奥人员是从闭环内乘机离境的,没有完成21天隔离,本着对我国人民和国际旅客负责任的态度,闭环内人员出境不可以乘坐面向社会开放的商业航班。”张良说。

  抵离中心在初期就考虑到境外涉奥人员的抵离时间与春节以及全国两会时间有所交叉的问题,经过对国内航班需求以及国际各利益相关方入境需求进行分析,将首都国际机场作为涉奥人员的唯一官方入境口岸。

  张良介绍说,首都国际机场T3航站楼D区是涉奥国际航班唯一的进港通道,T3航站楼C区和E区的冬奥保障专区是涉奥人员出港离境的专用通道。“这样更有利于疫情防控,并且不论是从机场的运行效率还是从整个人员的转运、通关效率上来看都会更高一些,资源也会更集中一些。”

  这是1月10日在主媒体中心外拍摄的交通班车乘车点。新华社记者 徐子鉴 摄

  张良表示,首都国际机场T2航站楼国内区域和T3航站楼C区的国内区域,以及大兴国际机场可以提供国内航班服务。

  “不论从流线划分,还是空间安排上,我们都做了充分准备。虽然有压力,但是相信我们能够平衡好国内航班和国际航班的需求。”他说。

  每一个抵离岗位几乎都是7×24小时运转   

  去年10月至12月举行的冬奥测试赛期间,入出境人员达到4000多人。抵离中心在测试赛期间全程参与,进行了全要素测试。

  “我们在这个过程中测试了航空保障、机场运行,也测试了从机场端到住宿端的抵离服务,包括我们的抵离信息系统也都经受了全要素、全流程的测试。经过测试,我们发现了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也锻炼了队伍、积累了经验。”张良说。

  抵离信息系统在测试赛期间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了解,测试赛4000多人的抵离信息在系统上进行了反馈,系统把多方面的数据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分析。

  这是1月10日从主媒体中心拍摄的奥林匹克塔。新华社记者 贺长山 摄

  “通过对信息的全面掌握,我们为参赛人员抵达机场后的一系列服务,包括海关、边检、地服团队的运行,还有出机场之后的交通、物流等,做好信息上的准备。”张良说,所有工作就可以“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自本月4日起,部分境外涉奥人员陆续来华并进入闭环开展工作。张良介绍说,抵离中心团队也已开始进入各场馆并启动抵离服务台,为闭环内工作的人员提供周到细致的抵离服务。

  “可以说我们每天的心都是悬着的。因为我们要从各个点位上的抵离人员那里收集他们在一天当中遇到的问题,每天晚上都要分析研判,同时不断改进,帮助他们处理一些应急情况。”

  “我们的每一个抵离岗位几乎都是7×24小时在运转,随时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涉奥人员提供服务,解决他们在抵离中遇到的问题。”张良说,由于时差的原因,涉奥人员在境外值机时可能是中国的深夜,他们可能在远端值机或者中转机场遇到问题,抵离中心工作人员会随时待命,为他们提供服务。

  出品人:许基仁、刘健、钱彤

  制片人:周杰、周红军、刘加文、薛剑英

  监制:肖阳、彭东、马轶群

  统筹:倪宏、展鹏、吴俊宽、姬烨、侯大伟

  记者:罗鑫、苏斌

  摄影:张斌、高民辉

  剪辑:张治国、刘占帅

  编辑:丁文娴、赵建通、黄绪国

  新华社体育部

  新华网

  联合出品

责任编辑:丁峰
010030101030000000000000011106081211531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