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这些年,岁岁年年中国缘

2021-02-10 08:57:57 来源: 半月谈

  如今提起春节,你会联想到什么?

  想必在很多人的心中都保存着独有的过年记忆。是贴春联、放鞭炮、拿压岁钱、团聚吃年夜饭还是守岁?这一项项的仪式感都透露着中国人的浓厚亲缘、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友善和世世代代传承至今的家国情缘。不管身在何处,天南地北的中国人的心都会奔赴“家”的方向。

  可以说春节,凝聚了中国人浓浓的乡愁民俗、深厚的家国情怀和悠久的历史记忆。承续中华文明的春节习俗,也在历史的演变中历久弥新。那么,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又是如何过春节呢?

  新春·新节:战地春节别样新

  1938年春节,著名作家周立波路过晋察冀边区阜平县,他看到沿途村落“家家门前都挂着一对彩灯,灯是用白色或深红色的纸糊的,有的做方形,有的是圆的,上面写着字,画着画。画是梅花和鸟雀一类的东西,颜色和制作都很精致”。但“春联有些异样了,大都是‘驱逐日寇,最后胜利’,有的是‘中华万岁’的横额”。[0]

  在抗日根据地传唱的《新年歌》,也表达了人们对抗战必胜的信念:过新年,唱新歌,胜利之前困难多。加紧整训多生产,兵强粮足又怕什么,只要时时准备好,鬼子没奈何。[1]

  在党的领导下,抗日根据地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景象,春节的氛围也更加热烈。1943年春节,谢觉哉在日记中记下了延安过春节的情形:“爆竹、年画、红灯比去年热闹”[2]。

  战争给生活带来了苦难;春节给人们带来了希望。年俗在延续,延续的是希望,也是文明。

  新政·新风:军民团结鱼水情

  正月里来是新春

  赶上了猪羊出呀了门

  猪啊羊啊 送到哪里去

  送给那英勇的八呀路军

  ……

  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总能想起延安时期的双拥运动。1943年春节前,陕甘宁边区政府颁布了《关于拥护军队的决定》,随后八路军留守兵团又作出了《关于拥政爱民的决定》。春节期间,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的林伯渠代表边区人民,慰劳南泥湾等地的驻军和抗属,人们张灯结彩,欢欣鼓舞。[3]

  唱新民歌、扭新秧歌、贴新门画等春节新风,映衬着根据地人们新的精神面貌;而春节期间的“拥军优抗,拥政爱民”运动,推动了党、政、军、民的空前团结,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基础。

   新年·新愿:早日胜利盼团圆

  1949年春节前,冀南解放区枣强八区大成村的农民乔俊英给在前线丈夫的一封家书中,表达了自己喜迎春节的心情:“咱家真是翻了身,逢到新年都喜欢”;又描绘了生活的巨变:“自你参加解放军,不知不觉整三年,封建势力都打倒,分了东西又分田”;还详写了准备过年的情况:“新年的东西买齐全”“红烛年画全买到,几张红纸写新联,上联写的咱翻身,下联写上要生产;猪肉羊肉葱姜蒜,我和婆婆磨白面。”最后表达了期待:“全国眼看要解放,反动派几天就完蛋,你要最后努把力,胜利以后再团圆”[4]。

  朗朗上口的文字,通俗易懂的道理,至今读来仍让人能感受到乔俊英内心的高兴和期待。

  回眸历史,重温那些战火中的新年,体会老一辈革命军人一家不圆万家圆的牺牲奉献精神,你会发现民俗传统在他们心中沉淀,爱国报国之缘在节日中凝聚,铁血军魂在枪林弹雨中传承。

  新中国成立后,一年又一年的春节,给我们留下的回忆都不尽相同。从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央视春晚,到阖家走进影院观赏春节档贺岁影片,我们娱乐的方式越来越多样;从严重超载的绿皮火车,到时速350km/h的复兴号高铁,我们回家的旅程越来越轻松;从提前半月开始办年货,到随时随地的外卖快送,我们饭桌上的年味越来越丰富......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节日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变迁中我们浓浓的亲缘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早就深深地镌刻进所有中华儿女的骨血里。

  2021的春节,全国人民为了抗击疫情而放弃团圆过年的民俗习惯。“缘”地过年,每个留在异乡的人当下所作出的牺牲,成就的是小家与大国今后共同的缘聚!

  图片来源:新华社、新华视界(张铖)、新华网(梁甜甜)、中国照片档案馆

  [0] 立波:《晋察冀边区印象记》,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2版,第160页。

  [1] 阚培桐编:《民族之魂:中国抗日战争歌曲精选》,中国青年出版社2005年版,第208页。

  [2] 谢觉哉:《谢觉哉日记》,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94页。

  [3] 《解放日报》1943年2月26日。

  [4] 乔俊英《寄给前方的丈夫》,《人民日报》1949年2月21日,第4版。

[责任编辑: 张欣烁 ]
010030090950000000000000011100001127088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