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次南极考察丨记者手记:克赖斯特彻奇,通往南极的门户-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1/30 21:07:19
来源:新华网

第40次南极考察丨记者手记:克赖斯特彻奇,通往南极的门户

字体:

  新华社“雪龙2”号1月30日电 记者手记:克赖斯特彻奇,通往南极的门户

  新华社记者周圆

  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有何特色?面对记者的提问,考察队员都会给出一个关键词——南极。

  2020年11月28日,“雪龙2”号极地科考破冰船停靠在新西兰南岛克赖斯特彻奇市利特尔顿港。新华社发(孙晓桐摄)

  执行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任务的“雪龙2”号,本航次已3次停靠克赖斯特彻奇市的利特尔顿港。

  克赖斯特彻奇具有临近南极的地理优势。早在20世纪初期,英国探险家罗伯特·斯科特、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等人,都是从克赖斯特彻奇的利特尔顿港出发,开启他们探索南极的征程。

  作为南极门户城市之一,克赖斯特彻奇处处弥漫着南极的气息:城市公园中树立着斯科特雕像;户外广告或商品标识中频频出现企鹅元素。

  行至城市西北郊,南极氛围愈发浓郁。往来南极的航班在克赖斯特彻奇国际机场起降,运送人员和补给。

  在国际南极中心,从南极退役下来的雪地车载着游客,驶过水洼、冲下陡坡、穿越“冰裂隙”,还原极地野外作业的颠簸;4D电影再现冰雪大陆的风光;暴风雪体验项目给人们带来彻骨的寒冷;世界上个头最小的企鹅小蓝企鹅等待着投喂……那片对许多人来说原本只能用想象抵达的大陆,如今以这种形式生动呈现在面前。

  “这里集教育、宣传和文旅功能于一体,已经成为新西兰人和海外游客体验南极、感受南极文化的重要基地。”解说员辛迪说。

  这座城市,在中国南极考察史上亦有非凡意义。

  1980年1月,两位中国科学家正是从克赖斯特彻奇市乘坐飞机登陆南极,拉开了中国南极科学研究的序幕。1997年,“雪龙”号首次停靠利特尔顿港,此后,这里成为“雪龙兄弟”进行物资补给和人员轮换的重要停靠点。

  今年1月28日,时隔近10年后,中国南极考察队再次在利特尔顿港举行公众开放日活动。活动当天,约400名当地民众登船参观。考察队副领队王金辉说:“我们开放了‘雪龙2’号驾驶室、实验室、船员住舱、‘雪鹰’直升机等,参观者能够全方位感受中国极地科考破冰船的魅力。”

  2024年1月28日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市利特尔顿港,人们在公众开放日活动期间参观“雪龙2”号。新华社记者卢怀谦摄

  于大维是众多参观者之一。他在克赖斯特彻奇市生活了20余年,几乎每次中国科考船到来,都会约上朋友一起来港口附近逛逛。他说:“从‘雪龙’号到‘雪龙2’号,从最初很少看到中国科考船,到现在都觉得习以为常。”

  感受到这份变化的不止于大维一人。一次,记者用当地常用的毛利语“你好”和一位当地工作人员打招呼时,他字正腔圆地回应中文“你好”。随后,他又接连展示了“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几句常用的中文,并表示这些都是向历次中国南极考察队的队员学的。他笑着说:“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用中文对话了。”

【纠错】 【责任编辑:周楚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