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学笃行|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胡国华:找准“四点 ”才能提高传播力引导力
2016年11月29日 09:15:52  来源: 中国记协网
【字号  打印 关闭 

    编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在中国记协第九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暨中国新闻奖、长江韬奋奖颁奖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特开设“深学笃行”栏目,介绍各新闻媒体和编辑记者的学习体会和落实举措。今天,我们邀请当天在现场聆听总书记讲话的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胡国华谈谈自己是怎么学、打算怎么做的。

    学习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政治方向是前提,舆论导向是灵魂,新闻志向是动力,改变文风是抓手,情感投入是依托,媒体融合是出路。

    找准对象感 做好“翻译”工作

    对新闻舆论工作而言,没有效果就没有传播力!没有市场何谈引导力?有的报道专业眼光看不错,但老百姓不买账;传统眼光看可以,新媒体却没反响。为什么?关键在于对象感一直没找准。我们的新闻舆论工作是大众传播工作,服务的是国内外的受众。记者在报道新闻、服务大局的同时,实际上要从事一种特殊的“翻译”工作:向受众“翻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回应大家对热点敏感问题的关切,引领舆论走向。这种“翻译”不是简单的字面传递,而是一种再创造,必须用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语言来传播、说服、引导。只有找准对象感,才能讲好中国故事,真正弘扬主旋律,释放正能量,报道才算成功。

    胡国华应邀在“中国广播影视创新型人才培养论坛”作主题演讲

    大型系列报道《风景这边独好》,是中央电台为迎接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策划推出的。记者在采访现场移步换形,娓娓道来,讲述浙江乃至中国在政府治理、经济改革、金融治理、信息产业、文化创意、乡村旅游、绿色转型等多个方面的新探索、新实践、新成果。听众和网友纷纷表示,《风景这边独好》呈现了浙江“软实力”,展现了中国发展的“硬功夫”。在世界经济低迷之时,浙江成就、中国经验的分享,为世界经济的振兴奉献了中国智慧。

    有的听众说,这组系列报道不仅有“青山绿水间,梦想在延伸”的美丽画面,更有创业者人数、融资情况的具体数字,每篇报道具体到人和事,做到了宏观谈发展,微观见其人;

    有的听众表示,系列报道中的每篇报道音响、音乐都十分讲究,很能烘托气氛,让听众觉得聆听这样的广播是一种享受;

    有的听众提到,央广网推出的专题,通过“头条”“影像浙江”“全景浙江”等栏目,用图文音视频等形式全方位展现杭州的发展,视觉冲击力强,画面吸引人,弥补了广播声音易逝的不足。

    找准创新点 发挥声音特色

    目前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胡国华(右三)参加2014年南京青奥会采访

    声音是广播最大的特色。发挥声音特色,也是广播最精准的创新点。

    今年除夕(2月7日),中央电台七套频率并机直播春节特别节目《中国声音中国年》,以新闻、专题、文艺相结合的形式,为亿万听众奉献了一道极具广播特色、年味十足的“声音大餐”。与以往春节节目不同,节目以新闻性为主,融合文艺与专题元素,用声音刻录时代前行的脚步,再现百姓生活欢乐温暖的瞬间,展示中华文化的经典传承。

    首次推出年度“国家声音”,涵盖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时代主旋律,形成了极具表现力的国家电台年度声音档案;

    首次推出年度“历史声音”,系统整理国家电台典藏声音档案,让珍贵音响再现广播;

    首次汇集众多著名播音艺术家与主持人同场亮相,是声音魅力的一次成功展示,更是国家电台人才集群优势的一次集中推介。

    节目直播过程中,受众互动参与量超过1500万人次,创造了中国广播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广播新媒体互动。收听数据显示,北京、上海、深圳三地的收听市场份额与去年同比大幅上涨。

    找准发力点 力求精准传播

    现在很多新媒体产品,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融媒体产品,而只是广播、电视、报纸产品的网络版。并非把传统媒体的内容放到APP、微博、微信上,就是媒体融合,这是一个认识误区,更是创新的死路!从“台(报)网互动”到媒体融合的根本转变在于强化“用户”理念,深刻地洞察用户,并打造一个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多平台、多渠道分发的技术体系,力求精准传播。传统媒体传播出去的内容,用户既消费,也分享、评论、转发,他们既是消费者,又是信息的再生产者。“用户体验”就是媒体融合的发力点!

    胡国华(后排右二)参加中央电台直播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

    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宣传报道活动中,中央电台积极利用新媒体传播手段和平台,组织大型联合采访活动,推出一系列专题、专栏、广播剧、纪实文学及新媒体产品,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中国之声推出大型系列节目《生死关头》《山河作证》,讲述长征时期不为大众所知的细节、生死攸关的瞬间,引导听众重新发现长征的“精神密码”,回答了一些社会存疑的问题,效果很好。这也充分证明,“用户理念”就是媒体融合创新的出发点。

    找准情感点 让作品深入人心

    习总书记在“11· 7”讲话中强调,要坚持正确工作取向,以人民为中心,心系人民,讴歌人民。新闻的价值就在于为社会提供及时、客观、敏锐的守望。造就一篇好新闻的,不是漂亮的文字,而应该是写作者的一腔热血和意志,一份责任感和忧患意识。

    前几年,山西为让农村低收入人群温暖过冬,财政补贴,将价值40亿元的700万吨煤炭,免费发放给农村700万户低收入农户每户一吨煤。但由于监督不力,被一些利欲熏心、不负责任的人员掺杂使假,坑害农户。记者发现线索后,在三天里行程上千公里,对山西由南而北进行多点采访求证。通过自南向北大空间多达6个点的采访,摸清了整个“爱心煤”发放过程中存在掺杂使假的真相。《爱心煤为何寒了农户的心》的报道一经刊发,在全国引起较强烈反响。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随后也做了跟进报道。舆论的监督报道让700万低收入农户烧上了“放心煤”。

    2001年记者节的下午,我在老前辈穆青的办公室采访,他送给我,也送给全体新闻人四个字:勿忘人民。那一刻我懂得了:一个内心有爱的记者,才是一个有生命力的记者;一个把根深深地扎在人民之中的记者,才是一个内心有源泉的记者;一个有理想和信仰的记者,才是一个有灵魂的记者,才是合格的新闻战士,才是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

   本文版权归中国记协所有,转发请注明来源。

点击进入专题↑↑↑

 
更多阅读:
 
(责任编辑: 赵丹 )
更多图片 >>  
01002011131000000000000001110000135866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