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
-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12日发布通知,启动“源来好创业”资源对接服务季活动,于7月起至9月在全国重点面向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创业者、返乡入乡创业人员及有资源对接需求的创业项目,通过搭建平台、拓展渠道、集聚资源,激发创业活力,促进高质量创业。
-
真金白银支持 稳就业19条举措出炉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稳就业政策支持力度的通知》,从支持企业稳定就业岗位、激励企业扩岗吸纳就业、做好技能培训提升就业能力、优化就业服务促进匹配等7个方面提出19条政策举措,着力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通知》进一步将市场作用、企业动能置于更重要的位置。从长远来看,化解就业结构性矛盾,要持续依靠市场机制的发力,激活企业稳岗扩岗的潜能,而非短期性、临时性的外部干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
-
各地高校持续实施“宏志助航计划” 精准帮扶毕业生顺利就业
教育部要求,各地高校持续实施“宏志助航计划”,对有就业意愿但尚未落实毕业去向的毕业生,要建立实名帮扶台账,并会同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在毕业生离校前再精准推荐3至5个针对性强的岗位。支持高校组织有意愿的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参加职业能力技能培训,按规定落实职业培训补贴。
-
民生政策 落地有声丨加力冲刺!多管齐下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入关键冲刺期。推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从中央到地方都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举措。《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的通知》提出“加力拓展市场化就业岗位”“加快组织政策性岗位招录”“加大就业指导和帮扶工作力度”等行动任务。
-
两部门:推动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
通知指出,引导社会组织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大学生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推动专业性社会组织巩固拓展教育、医疗、救助、养老等领域服务空间,面向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和见习岗位,鼓励有条件的社会组织申报就业见习基地。发挥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面向基层群众服务的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等方式,创新基层服务项目,开发与大学生相适应的城乡社区服务岗位。
-
政策“组合拳”加大力度稳岗促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面对依然存在的就业总量压力和复杂严峻的外部发展环境,人社部门推出一系列政策“组合拳”,加大力度稳岗位、优服务、促就业。
-
国家发展改革委持续发力稳就业 夯实民生之本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已下达2025年度以工代赈中央预算内投资50亿元,支持地方实施1008个以工代赈项目,计划吸纳12.3万名农村脱贫人口和其他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发放劳务报酬超过17.1亿元。
-
两部门:多措并举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
中央社会工作部、住房城乡建设部16日在重庆举行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建设现场推进会,强调要加强关爱凝聚,多措并举推动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问题;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引导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融入城市生活。
-
拓宽岗位资源 加强就业指导——各有关高校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高校毕业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其就业关系千家万户。一段时间以来,有关高校着力拓宽岗位资源、加强就业引导,推动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配,不断构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护航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这个“见习记录簿”藏着什么样的通关秘诀?
在众多高校毕业生仍在为就业奔波的时候,集美大学航海学院有209位大一学生已经提前锁定了就业去向。 这所大学通过与国内头部航企联合打造“卓越工程师2.0”培养计划,采用“3+1”模式,并用“见习记录簿”量化通关任务,让学生毕业后直通航运圈。 这所学校是如何实施计划?这个计划又有着哪些故事?新华访谈专访集美大学航海学院院长杨神化,解码“航海家”是怎么炼成的。
-
中国经济面面观丨毕业季就业观察:稳存量、拓增量!多措并举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攻坚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经晓峰介绍,各地持续发力,在保持传统政策性岗位、央国企招聘存量的同时,积极拓展人工智能等增量岗位,为毕业生提供更多高质量机会。政策文件密集出台,既有温度又有力度,真金白银促就业。政企携手,打好就业攻坚战,助力毕业生稳就业、就好业!
-
中国经济面面观丨毕业季就业观察:跨界融合+快速学习,企业更看重这些软实力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就业市场呈现明显的行业分化趋势。Unity中国首席营销官梁璐指出,AI、新能源、低空经济、芯片等战略产业对人才需求旺盛,但企业更青睐具备跨领域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而非单一技能者。
-
中国经济面面观丨毕业季就业观察:数字经济领跑就业市场 绿色能源与高端制造成招聘新风口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就业市场呈现明显的行业分化趋势。“毕业申”招聘平台公共事务部总监汪俊美介绍,数字经济、绿色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岗位热度持续攀升,而传统行业如建筑、纺织、零售等需求有所下降。这一变化反映出社会对高附加值、适应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
都是令人心动的Offer!这个训练营很不一般
在合肥工业大学软件学院有个特殊的训练营,这里的“练习生”通过“报名-筛选入营-课程学习考核-颁发结营证书-通过考核,提前发放录取offer”五个环节,在大三或研二时就可轻松搭上校企实习就业直通车。通过像这样校企合作实践项目的带动,训练营结营学员毕业前的毕业去向落实率达到95.97%,其中,已落实就业的学生84.85%成功签约央企、国企及世界500强企业。
-
打开就业新空间!这里总有一款合适你!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毕业季啦!正在找工作的你看过来!采购销售、技术研发、产品运营……作为大型电商平台——京东,这里有不同的岗位等着你!从学校到职场,如何让高校毕业生更顺利过渡?大学生如何快速转型?新华访谈专访京东雇主品牌负责人石玉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副院长周广肃。
-
拥抱新职业,这些“新机遇”来了解一下!
刷短视频也能刷出工作机会你敢信?作为数字经济典型代表,快手等短视频直播平台的飞速发展,不仅对经济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还依托“直播+”等丰富业态对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新华访谈专访快手快聘内容营销负责人赵天一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与民生研究院副院长周广肃,畅谈目前直播平台大学生就业前景。
-
以数观势丨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擦亮民生幸福底色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今年以来,各地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稳健的数据,展现出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中的发展韧性。
-
精准帮扶、服务“不断线”……多举措为高校毕业生就业“铺路搭桥”
据介绍,当前,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已推出33个实用紧缺专业的138门一流课程和应用技能型1455门优质教学资源。湖南、重庆、宁夏等14个省份开设“微专业”超过700个、职业能力培训课程已超过1600门,“微专业”就读毕业生去向落实率明显提升。
-
扩岗471.8万!教育部打出毕业生就业“组合拳”
当前,正值高校毕业生离校前促就业关键冲刺期。不久前教育部印发通知,部署各地各高校开展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百日冲刺”行动。一段时间以来,教育部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强化就业优先导向——3月,“春季促就业攻坚行动”;4月,一次性就业补助政策,一次性增人增资政策;5月,“国有企业招聘扩容计划”“百县对百校促就业行动”……
-
@高校毕业生 这些就业创业的政策补贴请知
高校毕业季来临,近些年,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
政策“量身定制”,服务帮到点上!各地全力稳住就业“基本盘”
稳就业,需要加大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和支持力度,加强各项经济和非经济政策就业优先取向的一致性,从多方面扩大就业机会。
-
企业“向新”“向智”,拓展就业新空间
就业,一头连着经济冷暖,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今年以来,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先进制造、信息技术、服务消费等重点领域的一批企业,在“向新”“向智”进阶提速中,释放岗位新需求、拓展就业新空间。
-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突出促就业实效——教育部推出系列举措推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今年春季开学以来,教育部部署各地各高校抓住促就业工作攻坚期,印发系列政策文件,推出促就业增量政策举措,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全力开拓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挖掘基层就业空间,做实做细就业指导帮扶等,全力促进2025届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稳就业致未来丨“高招”助力精准就业 新场景打通“双向奔赴”
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市校共建育人才、“小而精”双选会开辟就业“直通车”,“送生进企”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今年以来,一系列“组合拳”精准发力,为高校毕业生搭建多元化就业平台,全方位、多层次促进大学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
稳就业致未来丨政策工具箱再升级:“组合拳”释放岗位红利
稳就业,需要加大宏观政策的民生导向和支持力度,加强各项经济和非经济政策就业优先取向的一致性,从多方面扩大就业机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2025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工作的通知》,提出17条政策举措,全力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
-
强化就业优先导向 加快释放政策红利——当前各地稳就业观察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4月25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就业摆在“四稳”首位。今年以来,在外部环境复杂变化、不确定因素较多的背景下,各地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多措并举扩大就业容量、提升就业质量。
-
湖南出台措施全过程助力大学生创业
在机场、高铁站等城市门户设立大学生创业服务接待站,留湘来湘创业大学生可享受一定期限的免费住宿,可按政策享受相应租房和生活补贴……近日,湖南省工信厅等19个部门共同印发《湖南省大学生初创企业服务指引》,为在读和毕业三年以内的大学生(大专以上学历及技师学校学生)创业提供8个方面的优质服务。
-
江苏苏州:以就业友好增进城市韧性
“家门口”精准服务稳就业、沿着项目和产业链促就业、通过提升居民就业能力来增强城市韧性……近年来,连续五年获评全国最佳促进就业城市的苏州,正加快就业友好型城市建设,持续构建高质量发展与就业扩容提质良性循环。
-
北京:校企携手搭建就业“直通车”
近期,多地政府部门出台政策,多个高校围绕“百日冲刺”开展就业服务,全力确保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稳定。北京多所高校加强校企协同育人,多方挖掘市场化就业岗位,加大专业化、小型化特色专场招聘活动的频次,促进供需精准对接。
-
校企携手 西安交通大学助力毕业生就业
西安交通大学与中兴通讯、南瑞集团等一批企业围绕定向人才培养培训、就业实习基地建设、人力资源提升等方面开展就业育人合作,助力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
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全链条实习体系促就业
近年来,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新构建“实习岗位前置、技能培训嵌入、职业发展贯通”的全链条就业实习体系,让学生在毕业时具备更强的职业竞争力。依托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自治区能源电子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平台和资源,学校构建“1+1+N”校企合作模式,实现每个专业群至少与1个园区合作,每个专业至少与1个头部企业产教融合。
-
美团:多措并举助力就业市场稳健前行
毕业季来临,以美团为代表的民营企业,正发挥就业“蓄水池”作用,立足自身优势,不断提供新兴领域岗位,推动人才与产业需求适配,努力实现稳定就业总量、扩大就业增量、提高就业质量目标。
-
稳岗扩岗 企业多措夯实人才根基
密集开展线下招聘会、集中发布人才招聘计划、贯通人才培养通道……近段时间以来,多家企业抢人招人火热,千方百计引才留才,为企业发展进一步夯实人才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