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科学思想 打造高端智库类期刊范例——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刊》执行主编杨柳春-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2/20 08:44:52
来源:新华网

传播科学思想 打造高端智库类期刊范例——对话《中国科学院院刊》执行主编杨柳春

字体:

科技期刊是传承人类文明、荟萃科学发现、引领科技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家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科技期刊的高质量发展受到持续关注。

作为中国科学院国家高端智库建设的重点媒体平台,近年来,《中国科学院院刊》在学术质量、品牌建设、服务能力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在尚无“科学思想库”类期刊、没有经验可借鉴时,该期刊如何实现从零到一的突破?在编委会与编辑团队建设方面有什么独特经验?《院刊》执行主编杨柳春向新华网记者分享了有关经验。

新华网:《院刊》于2005年转型为智库期刊,转型之初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

杨柳春:《院刊》最初的定位是中国科学院机关刊物,主要刊登本院发布的相关报告文章,受众面非常窄。2005年,中国科学院在实行知识创新期间,提出建设国家科学思想库的战略目标,《院刊》也由此开始改革转型。转型初期,我们遇到多重困难,既缺乏充足的稿源,也没有明确的内容形式定位。因此我们做了大量走访与调研工作,与科学家、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等进行交流,同时查阅大量国外资料,搜集可参考的例子。我们从相关部委的期刊汲取了重要经验,确定《院刊》的定位,即围绕国家战略、中国科学院的战略部署以及和科学共同体的共同关切,从三个层面进行策划、组稿。通过长期摸索探究,《院刊》积累了丰富经验,每期会组织专刊通过结构化专题进行内容呈现和传播,获得了较好反馈。

新华网:《院刊》作为智库期刊,如何既兼顾内容高端化、专业化、研究化的特点,又具有包容性,使受众群体不局限于学术界?

杨柳春:《院刊》作为智库期刊,必须要求所有内容基于深厚系统的研究,而在研究之上,我们的关注重点便是国家政策和战略。因此,我们首先在选题方面重点关注科学与政策的有机结合;其次,我们会通过同行专家、决策层、编辑部三个维度进行综合审稿,全面提升稿件质量,让期刊文章既有科学支撑,又有政策和战略的思考,最大程度地扩大受众面。

新华网:智库期刊对编委会与编辑团队有较高的要求,在编委会与编辑团队建设方面,《院刊》有哪些独到之处?

杨柳春:《院刊》编辑部主要从三个方面提升团队的建设水平:一是建设学习型组织;二是做研究型的编辑;三是做创造性的劳动。同时,为了建设研究型的编辑团队,我们从2018年建立起了“院刊讲堂”,从政策讲解、前沿科学家分享、同行交流三个主要方向邀请嘉宾来为编辑部授课。通过讲堂学习,编辑部成员能够随时了解行业的最新发展成果和方向,为期刊的编辑工作奠定基础。同时,我们也鼓励大家“走出去”,到一线科学家实验室学习,形成研究型的编辑团队。

编委会同样在期刊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我们主要从两个方面组建编委会,一方面邀请各领域科学家担当编委;另一方面非常关键的是,邀请相关部委领导担任编委,他们在政策和决策层面给予我们非常多的指导,有效促进《院刊》的良性发展。

新华网: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院刊》如何利用新兴媒体,打造新型智库类学术期刊?

杨柳春:从2015年开始,《院刊》就尝试建立传播矩阵,从三个维度积极提升综合传播效果。首先,建立一些核心库,通过邮件推送、微博、微信公众号等线上方式扩大期刊影响力;其次,与主流媒体积极合作,提升传播力影响力;最后,与市场媒体达成合作,不断拓展院刊的受众面。当然,在与新兴媒体融合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内容为王,传播为要,团队为本,只有这三个维度同时发力,才能打造新型智库类学术期刊。

新华网:2019年《院刊》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该计划为《院刊》发展提供了哪些支撑?未来,对“卓越计划”又有怎样的期待?

杨柳春:“卓越计划”为《院刊》的发展提供了良好平台,加入该计划以来,我们的期刊开始部署国际化发展路径,我们与知网双语、爱思唯尔等平台的合作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在知网双语平台中,《院刊》的文章下载总量和引用量高居首位;在爱思唯尔网站上,来自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2000多个机构共下载了《院刊》8万多篇次文章,这些成果都来源于“卓越计划”给予《院刊》的支持。

未来,我们也希望“卓越计划”为中文刊物给予更多支持,《院刊》也将在“卓越计划”的“大家庭”里不断深耕,继续提升期刊决策影响力、学术影响力、社会影响力以及国际影响力。

【纠错】 【责任编辑:孙晓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