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 10 15:56:48
来源:新华网

大山深处绽放美育之花

字体:

  新华社重庆9月10日电 题:大山深处绽放美育之花

  新华社记者周思宇

  “老师,我想用松果做一朵花。”“老师,树枝可以做成小蜻蜓吗?”初秋暖阳透过树荫洒进教室,在重庆市开州区大德镇大慈中心小学,美术教师徐小松手拿热熔胶枪,指导学生在草编盘上做粘贴画。

  这是一堂美术课,也是别开生面的乡土民俗课。脸谱陶罐、枯枝贴画、麻袋壁挂……孩子们的创意美术作品摆满了教室四周。

  美育能给乡村孩子带来什么?扎根大山深处20余载的徐小松说:“我的愿望很简单,让孩子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增强想象力、创造力、自信心,走出大山,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今年40岁的徐小松,是开州区满月镇马营村人。山峦叠嶂的马营村,过去是开州最偏远的村落之一。

  生长于大山,他明白知识对山里的孩子来说有多重要。2002年,从开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徐小松又回到了大山,在满月镇中心小学教语文。他发现,当时学校师资和教具匮乏,美术课几乎是个摆设,于是自告奋勇成为学校唯一的美术教师。

  渐渐地,徐小松意识到自己的美术功底不够用了,在学校支持下,他到四川美术学院进修。

  第二年,徐小松回校继续教美术,带着孩子们的画参加县里的比赛,破天荒地获得学校建校以来首个美术奖项。

  获奖后,他开始思考山里娃进行艺术创作的更多可能性,“农村物质条件跟不上,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不见得比城里娃差。”

  徐小松带着孩子们就地取材,把身边的材料变成天然美术教具。没有画笔,就把树枝烧成炭条代替;没有画纸,就在石头上、雪地里作画。树叶、狗尾巴草、松果、玉米须……大自然的馈赠,让山里娃在美术的世界徜徉。

徐小松指导学生用果壳、松果和树枝制作粘贴画。(邓青春 摄)

  从2002年到2017年8月,徐小松把根“扎”在满月镇的高山上。在教育部、重庆市各类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奖后,城里不少校长慕名找来,他却始终放不下山里的孩子们,婉拒了更好的发展机会。

  乡村美术课改变了很多学生的人生轨迹,一个叫朱成桃的女孩,因患有皮肤病而内向自卑,从来不敢穿裙子。徐小松发现,她下课后常在美术教室外转悠,于是把女孩叫了进来。

  利用课余时间跟徐小松学习美术半年多后,朱成桃用枯草做的粘贴画在市级艺术大赛上获得二等奖,她慢慢变得自信起来。徐小松还记得,那年儿童节文艺汇演上,她穿上裙子表演了节目,特别漂亮。

  另一个叫彭燕的女孩,家境贫寒,学习美术后,凭借艺术特长考上高中和大学,如今也成为一名美术教师。在徐小松的指导和鼓励下,他的学生一个又一个走出大山,累计有14人进入重庆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深造。

  2017年9月,徐小松调到大慈中心小学,在区教委和学校支持下,办起开州区首个美术教育工作坊,既面向学生授课,也把教学经验传递给更多的美术教师。

  慢慢地,孩子们的作品挂满了学校的教室墙壁、楼梯走道,挂到了青少年宫,还挂到了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等活动现场,斩获数项大奖。

徐小松向记者介绍孩子们的创意美术作品。(邓青春 摄)

  “重庆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这几年,许多奖项和荣誉涌向徐小松,他常常感到像做梦一样:“我只是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想到能获得这么大的认可。”

  多年来,徐小松不仅扎根山区讲台,还编写校本教材50余本,探索农村美术教育创新模式。近3年来,开州区总工会引导筹建的“徐小松创新工作室”先后为全区30余所中小学组建美术实践工作坊,策划区级美术工作坊展览10余次。

  “徐老师给乡村孩子们播下的美育种子,正在开州城乡开花结果。”开州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说,开州坚持把美育作为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抓手,配备专兼职美术教师994名,常态化开展美育课程现场会、教师培训,广泛开展师生艺术节、书画展等活动,引导学生以尚美之心向美而行。

【纠错】 【责任编辑:张朝华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3301129855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