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江苏省盐城市开幕。本次会议主题是“绿色低碳发展 共享生态滨海”。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新华社南京9月29日电 题:中国首个滨海湿地世界自然遗产扩大“蓝色朋友圈”
新华社记者杨丁淼、陆华东、郑生竹
在南半球进入秋分的3月下旬,斑尾塍鹬离开新西兰,其中一部分每年都会不约而同地飞到约1.2万公里外的中国盐城黄海湿地。尽管中途几乎一刻不能停歇,有时还要经历暴风骤雨,它们总能在盐城松一口气。
作为全球9条候鸟迁飞通道中最繁忙的一条,处在“东亚—澳大利西亚”路线上的盐城成为候鸟的“国际机场”和“加油站”。2019年,位于盐城的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填补了中国滨海湿地类遗产空白。
“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通道中的鸟儿“殊途同归”,更吸引全球关注滨海保护与开发的“同道中人”。9月25日至27日,2023全球滨海论坛会议在江苏盐城召开。“斑尾塍鹬能在这里找到往返约数万公里所需要的食物,相信我们也能在全球滨海论坛会议收获丰硕成果。”来自新西兰的“东亚—澳大利西亚”迁飞区域伙伴关系协定首席执行官詹妮弗·乔治在论坛开幕式上说,这是关于友谊的迁飞路线,在座很多人因候鸟相互了解。
这份滨海城市的友谊,在会议期间凝聚成守护蓝色星球的共识。“海洋是最原始的互联网,陆地虽被分割,海洋却将不同陆地上的生物紧密相连。”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国际组织的近千名代表齐聚一堂,海洋为盐城串联起庞大“蓝色朋友圈”。
黑脸琵鹭在盐城东台条子泥湿地上空飞翔。新华社记者 季春鹏 摄
作为滨海城市,盐城与不少沿海国家和地区早早结缘。2017年12月,盐城举办首届黄(渤)海湿地国际研讨会。其后,该国际研讨机制延续至今,吸引国际组织和生态学者积极参与。
英国皇家鸟类保护协会首席政策官尼古拉·克罗克福德是盐城的老朋友,在很多场合,除了常年佩戴的勺嘴鹬徽章,她还经常戴一枚盐城的徽章,上面是麋鹿和丹顶鹤的图案——这三种动物被称作盐城“吉祥三宝”。在盐城迎来大批迁徙候鸟的时节,她再次来到这里,见到熟悉的鸟儿和关注滨海生态的老朋友,感慨“就像回家”。
为了鸟儿迁徙更安全,尼古拉曾多次来盐城考察交流。“她为推动盐城黄海湿地成功申遗做出了杰出贡献。”作为申遗的亲历者,盐城市湿地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中心主任吴其江对申遗所经历的种种困难印象深刻,尤其对这位老朋友的鼎力相助感激不已。
2019年5月,距离世界遗产大会召开不足两个月时,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却给出一份“退回重报”的评估报告。关键时刻尼古拉站了出来,她在一周内发动国际候鸟和湿地保护领域的60多个国际组织及专家签署联名倡议,声援盐城申遗。
“守护候鸟迁徙通道,也是守护地球的生命通道。”吴其江告诉记者,原本持反对立场的代表团,都牵头发起修正案声援盐城,这个星球上候鸟最多的“航线”被打通了——2019年7月5日,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大会主席一槌定音,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后申遗时代,为搭建滨海地区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推动各国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中的创新理念和丰富实践的交流互鉴,在国际研讨会基础上,全球滨海论坛会议这一新机制在盐城萌发。
更大的平台汇聚更强的滨海保护合力,盐城“蓝色朋友圈”迅速扩大。“2017年首届黄(渤)海湿地国际研讨会时,只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余位嘉宾参会,如今已有近千人出席,之前根本不敢想。”吴其江说。
这是位于江苏盐城的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鹿荡景色(2023年8月20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磊 摄
滨海区域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自然禀赋,是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区域。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影响,全球滨海区域正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和挑战。
论坛期间,主办方发布了《盐城共识》,呼吁各方加强合作,进一步探索和引领滨海生态保护和绿色低碳发展路径,共同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滨海画卷。
“京畿道和盐城市共享同一个海洋(黄海),我们期待能够共同面对挑战和寻求解决方案,加强沿海生态系统方面的合作。”韩国京畿道气候大使康锦实说。
会议期间,来自11个国家和地区的21家国际政府机构、大学、科研院所、民间社会组织的代表,还共同发起了《全球滨海论坛伙伴关系倡议》,呼吁逐步构建滨海区域蓝色伙伴关系,打造滨海湿地城市联盟的朋友圈,将滨海区域建成经济繁荣、生态优美、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美丽家园。
“我们旨在打造一个平等的平台,在这里没有高低亲疏,大家可以平等参与,希望倡议发布后,会有更多国内外组织、机构加入,守护地球家园。”全球滨海论坛国际协调委员会主席章新胜说。(参与采写:陈圣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