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3 10/ 20 17:08:54
来源:新华网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中国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张晓燕

字体:

  新华社迪拜10月20日电  专访:中国经济有望继续恢复向好——访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张晓燕

  新华社记者苏小坡

  正在阿联酋迪拜参加世界经济论坛全球未来理事会年会的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教授张晓燕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当前全球经济面临重大变局,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充沛活力,有望继续恢复向好。

  今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3.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6.8%。张晓燕认为,这表明中国经济总体持续恢复向好,内需潜力正在不断释放,经济增长呈现积极态势。中国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推出政策刺激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等领域增长,这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动力。

  张晓燕认为,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点。新一代数字技术的扩散和应用,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正在改变传统生产模式,推动经济向网络化、协同化和生态化发展。绿色经济涉及可持续发展和环保,带动相关投融资、技术创新以及企业绿色低碳转型。

  她认为,形成这些增长点需要加强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此外,政府和企业需要继续推动绿色和可持续发展,以确保经济稳健增长。

  她说,中国政府在这方面做出了许多积极努力。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中国强调加大对“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等平台的支持,落实“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北京倡议。

  张晓燕表示,日益加剧的气候风险已对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显著负面影响。气候风险可以引发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变动,影响金融稳定,还会导致企业财务成本增加。

  她说,自《巴黎协定》签署以来,在联合国呼吁下,许多国家陆续提出碳中和目标,实践绿色经济的决心越来越坚定。中国一直致力于支持环保和绿色项目的融资需求,推出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积极参与绿色金融领域的国际合作,学习并分享先进经验与实践,推动国际绿色金融发展。

  张晓燕认为,金融科技对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和提升风险管理能力起到关键作用。例如,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建立绿色资产溯源和认证系统,确保可持续项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式识别,帮助金融机构评估气候相关风险,并提供可持续投资的决策支持等。

  这是在广东佛山照明高明生产基地拍摄的工业机器人(8月9日摄)。(新华社记者刘大伟摄)

  张晓燕表示,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为全球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收益点。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消费和投资市场具有活力,资本市场开放可以吸引更多外国投资者进入中国市场,分享中国经济增长机会。

【纠错】 【责任编辑:王雪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1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92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