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23日电 题:加快建设世界医学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来自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的思考
新华社记者徐鹏航、李恒
“现代医学正在发生从单病到共病、从关注疾病到关注健康、从当下到长远、从个体到群体的转化,医疗工作需要实现由‘以治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 再到‘以人、人类为中心’的转化,医学应全面加强与理学、工学、社科、人文的交融。”
日前召开的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的一席话,引发与会者对构建我国现代医学教育体系的思考。
2024年中国医学发展大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徐鹏航 摄
医学教育一头连着健康中国,一头连着教育强国,承载着新时代护卫14亿多人民健康的重要使命。中国医师协会数据显示,2014年以来,全国累计招收住院医师107万人(含专硕研究生),64万名住院医师顺利结业取得培训合格证书,成为临床医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5+3”为主体,“3+2”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持续实施,“医学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三阶段有机衔接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基本完善,实现了与国际通行医学教育模式的初步接轨。
面对日益增长的全生命期健康照护需求,我国仍存在医师队伍分布不均衡、基层诊疗能力欠缺、医学人才创新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曾益新指出,国家卫生健康委与教育部共同研究,形成了新时期推进医教协同改革的系统方案,推动建立标准化、规范化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医学教育改革应注重以行业需求为导向,培养新时期健康中国建设者;注重以教育质量为核心,培养会看病的好医生;注重加强对青年学生和学员的关心关爱,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于竞进认为,要加强全科、儿科、精神科、老年医学科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和配备;加强医教协同,完善住培和专培政策制度,保障住院医师培训期间待遇,规范培训过程管理和结业考核。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方兴未艾。教育部副部长吴岩表示,应进一步优化医学教育结构,包括规模结构、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教育,深化医教研协同发展,加强医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据悉,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近年来启动“4+4”医学教育模式,面向全球高水平大学招收优秀本科毕业生,吸纳多学科背景的学生学医行医传医。同时大力改革医学教学方式,建立多学科融通式的课程体系。
“以医学教育为抓手,以医学人才培养推动医学科技高质量创新发展。”陈竺强调,加快建设世界医学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建设健康中国、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提供坚实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