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而行——从体博会看中国企业出海-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26 23:11:58
来源:新华网

乘风而行——从体博会看中国企业出海

字体:

  新华社成都5月26日电 题:乘风而行——从体博会看中国企业出海

  新华社记者高萌、李丽、林德韧、陈地

  2024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26日闭幕,据官方数据统计,本届展会参展企业数量超过1600家,现场观众人数超过10万人次,其中,境外观众突破3000人次。

  图为体博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在体博会现场,无论是在非洲用一天半就能建成的装配式体育场馆,还是照进“超级碗”的“全色域体育照明”技术……“中国制造”的展台吸引着许多外商的目光。

  中国体育用品业联合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罗杰表示:“海外观众的回归对参展企业拓展海外市场、实现跨区域经营、提升品牌国际影响力有积极意义。他们也是疫情过后,世界重新认识中国体育制造业、乃至体育产业的窗口。”

  5月23日,参展商(中)在博览会上向外国观众介绍产品。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尽管《中国体育用品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显示:近几年中国体育用品出口呈现出大幅度震荡走势,但“走出去”进军国际市场、拓展全球发展版图,对中国企业而言仍是极具吸引力的选择。正如北京体育大学中国体育政策研究院院长鲍明晓所言:“企业出海是未来体育用品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体博会上,记者也观察到不少中国企业正摸索着自己的乘风出海之路。

 他们把中国人造草铺进英超

  在体博会现场,有一片“长草”的区域人来人往。人们拿起展台上各种形态、各种材质的人造草皮对比讨论着。相较于天然草坪高昂的种植、养护费用,人造草坪不仅造价更低而且更加节能。尽管世界杯、欧锦赛等大赛的正式场地仍需要使用天然草,但出于多重考虑,许多足球俱乐部正在逐渐将训练场的天然草替换为人造草。这也为许多中国企业提供了出海空间。

  据《中国体育用品业年度发展报告(2023)》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人造草行业营收净利率超过10%;出口金额为4.67亿美元,增幅达到了9.68%。“中国制造”已在人造草这个品类上占据了领先地位。

  前不久,来自广东的“绿城体育”获得了一个把国产人造草“铺进”英超联赛的机会。据其副总裁徐靓介绍,该企业目前已与英超劲旅托特纳姆热刺队签约,在不久的将来,该俱乐部的训练场将会铺上中国人造草。

  体博会上的国产人造草坪。

  “目前,很多中国企业人造草的结构、摩擦力还是回弹等技术指标都已经无限接近天然草了。无论晴天还是雨天,我们基本都能够实现全场景模拟。”徐靓说。

  “我们一直在跟着央企出海做项目。逐渐适应海外市场之后,我们的专业程度在国外也越来越得到认可。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埃塞俄比亚的国家体育场项目。这次和热刺的项目,是我们在拿到国际足联认证后,第一次打开了欧洲五大联赛的大门。”

  谈及国际足联认证,徐靓坦言“不容易”。“首先不用说,产品肯定要被送往指定实验室检验,满足各项技术要求后才能开始申请FIFA(国际足联)的认证。这是很系统、很全面的考察,我们这些管理层也都经历了面试。”

  “但不管怎么难,我们还是要积极加入国际体系。这次和热刺的合作是我们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还要把更多中国人造草铺进五大联赛。”

 沿着“一带一路”,运动地板的生意越做越远

  体博会期间,河北杰帝奇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外贸部的总经理杨磊忙得不亦乐乎。作为一家专做运动地板相关业务的公司,他们在2023年迈出了“出海”的重要一步——赞助乌兰巴托2023东亚青年运动会的三人篮球等项目。

  正是由于这次亮相,许多亚洲国家通过产品认识了这家中国企业。杨磊的订单从蒙古国传到了中亚地区甚至更远:“我们其实并不是行业里最强有力的企业,但通过那次比赛,通过运动员使用后的反馈,订单自然而然地就来了。蒙古国的比赛结束后,乌兹别克斯坦的客户立刻跟我们取得了联系。”

  体博会上,杨磊(左一)和外商洽谈后合影。(受访者供图)

  杨磊表示:“我们的出海思路其实就是跟着‘一带一路’走。因为我们不仅做产品,也做服务、做一体化的解决方式,这样可以更好地和其他行业进行整合,对我们来说也更便利。最近,我们正在研究去塞尔维亚建生产基地的事,我们去看了看,环境确实不错,很适合做市场。”

  近日,杨磊还在展位上接待了一位特别的访客——国际篮联(FIBA)装备与场馆部工作人员宛静。从瑞士来到成都,宛静此行的目的就是和国际篮联的中国认证商们就产品质量、行业规则等内容进行交流,并邀请大家前往国际篮联总部参加认证商大会。

  宛静表示:“国际篮联认证是国际化的认证,如果我们在生产质量方面要形成体系和全球的行业标准,就不能没有中国厂家来参与。很多国际体育组织都在欧美,与欧美国家的沟通可能会更多一些,所以我们就更想促进中国厂家与行业进行交流,最起码在信息上可以达到全球互通。”

  杨磊认为积极融入国际体系,努力拓展海外市场是企业重要的发展方向。仅此次体博会,杨磊和他的同事们就接洽了来自俄罗斯、马来西亚、巴西、印度、泰国、智利、哥伦比亚等国家的客户。

  通过与外商们的交流,也让他产生了关于企业出海的新思路:“国外很多客商对我们的制造业水平很认可,他们也希望把中国的生产技术引进过去。所以我们以后可能也不单纯地进行产品出口,也要进行技术、服务、品牌的出口。”

【纠错】 【责任编辑:吴京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