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引世界级大桥钢绳的“新”与“质”-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4 05/27 10:20:48
来源:经济参考报

牵引世界级大桥钢绳的“新”与“质”

字体:

  目前,在建世界级牂牁江大桥正进入施工关键期,预计今年上半年建成通车。建成后,其桥面距离江面的高度达到380米,将一跃跻身世界级高桥序列。

  牂牁江大桥地处中国西南腹地的贵州省,“飞架”于晴隆县、普安县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之间。作为一座双塔单跨钢桁梁悬索桥,主缆和吊索制造、架设是最关键的工艺。

  据了解,牂牁江大桥是贵州第一座从下构到上构全过程实现“纯贵州造”的悬索桥。其长达2000多米的主缆和296根吊索均由贵州钢绳(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贵绳集团”)生产。

  谈到产品应用于世界级大桥建设,贵绳集团技术中心副主任杨正高言语里透着自信。“这是公司‘拳头’产品应用场景的又一次新突破。”他坚定地说。

  吊索是悬索桥上连接主缆与加劲梁的关键受力构件,必须具有良好的耐疲劳、耐腐蚀性能和高而稳定的弹性模量。而用于制作牂牁江大桥吊索的“拳头”产品正是贵绳集团生产的1960兆帕级高强度镀锌铝稀土合金密封钢丝绳,曾荣获贵州省2022年度十大科技创新成果。

  “这种全封闭钢丝绳采用Z形钢丝环环扣合形成全密封结构,具备结构稳定、抗疲劳、抗腐蚀、抗风阻、免涂装等优势,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杨正高说,集团的这一成果打破了过去类似国内空间结构等重点工程用密封索全部为进口产品的局面,且首次应用于世界级桥梁建设。

  位于中国革命老区遵义市的贵绳集团最早成立于1966年。随后几经改制、整合、发展,该集团控股企业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如今已上市,整个集团目前是中国最大的线材制品专业生产基地之一。

  今年50岁的杨正高一直在贵绳集团工作,从一线工人成长起来的他见证着这个企业几十年来的兴衰更替。

  “公司研制生产的多款钢丝绳应用很广,包括航天工程、海洋工程,桥梁建设、大型体育场馆建设等,而且还在不断扩展新的应用场景。”杨正高说。

  从建厂以来,贵绳集团始终锚定一根“绳”,不断在产品技术创新和质量上下功夫,形成了“巨龙牌”钢丝、钢丝绳、PC钢角线三个产品系列。

  小到如发丝般粗细的钢丝绳,大到直径达260毫米以上的超大直径钢丝绳,这些不断“刷新”行业标准的产品相继推广应用,是贵绳集团技术研发人员十几年如一日接力奋斗的成果。

  今年40岁的张志高是贵绳集团培养出的新一代技术骨干。2008年大学毕业的他直接来到集团粗绳车间一分厂工作,这里也是集团特殊结构钢绳产品的主要生产基地。

  从一线工人到技术中心设计室主管,张志高在近16年的职业生涯中,始终从事产品设计、技术攻关等工作。在他看来,企业发展的关键在于一个“新”字。“只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技术创新,才能为企业谋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他说。

  张志高举例说,2016年底,为了攻克大直径全密封钢丝绳生产技术难题,自己所在的技术团队经过了持续半年的技术研发,其间多次调整设计方案,并改良生产设备。

  “过去国内密封钢丝绳最大直径只有60毫米,而客户却需要直径120毫米、130毫米的产品。大家在完全没有可参考的技术标准下,只能不断尝试改良传统技术设备,创新生产工艺,提升全密封钢丝绳的精细度,直至达到标准。”张志高说。

  2017年9月,贵绳集团成功完成了600多吨大直径全密封钢丝绳生产。正是凭借过硬的研发技术和良好的产品质量,该集团很快得到行业市场的认可,一时间不少跨行业钢丝绳新应用领域的“订单”随之而来。

  如今随着新厂房逐渐完工并搬迁生产,贵绳集团也开启了新的征程。

  “从强化技术创新到参与并主导修订国内外行业标准,既是集团不断创新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企业面对新发展形势的客观需要。”杨正高说,集团今后还将不断朝着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积极在钢丝绳制造领域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更好地发展。(记者 骆飞)

【纠错】 【责任编辑:薛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