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丁晓平《红船启航》:历史还原与精神描摹-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5/19 10:13:4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评丁晓平《红船启航》:历史还原与精神描摹

字体:

  反映建党题材的报告文学不容易出新出彩,一是故事耳熟能详,难以发挥;二是人物众多,难以描摹;三是主题宏大,且必须坚持真实性原则,难以腾挪想象。军旅作家丁晓平的长篇报告文学《红船启航》(浙江教育出版社),钩沉稽考,发微抉隐,将百年前那一段惊心动魄的史实,清晰而生动地还原给读者。他抽丝剥茧,觅迹寻踪,把“红船精神”的形成与传承过程作了浮雕式的刻画与呈现,于是就有了这本好读又耐读的《红船启航》。

  《红船启航》远远下笔,娓娓道来,开篇没有直接写中共一大召开,而是从1919年9月的上海落笔——“秋老虎”肆虐的时节,王会悟来到上海投奔茅盾。这是个小说式的开头,很出人意料,但细细品味才发现,作者不是故作惊人之语。王会悟是茅盾的表姑,她到上海是来找茅盾的。她被带到老渔阳里2号,见到了“五四运动总司令”陈独秀,并成了陈独秀家的常客。王会悟在这里认识了许多有志之士和热血青年,其中就包括刚从日本归来的青年才俊李达,后来两人喜结良缘。李达是一大代表,代表们在上海报到时,入住的“招待所”博文女校就是王会悟利用自己工作便利安排的,她还负责代表们的后勤保障。当会议中途需要紧急转移时,王会悟建议去她老家嘉兴的南湖,并亲自打前站,做了租船等准备工作;代表们在南湖游船上继续开会时,王会悟坐在船头放哨,成为“一大卫士”。像线穿珍珠般,她串起了陈独秀、李达、李汉俊、陈望道、毛泽东等历史人物。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找到王会悟,并将她作为切入点和贯穿全书的线索,是丁晓平的慧眼独具和匠心独运。通过这个人物,作者前钩后连,一直写到20世纪50年代末建立南湖革命纪念馆,那时王会悟还在发挥重要作用。

  在对史料的钩沉和稽考上,丁晓平下了一番大功夫。《红船启航》上卷既展现了建党前风云激荡的中国时局和波涛汹涌的社会思潮,又细针密线,将一个个深刻影响中国历史的人物还原成鲜活的人物形象。刚出狱的陈独秀在1919年农历大年三十抵达上海时,哪些人接站、住哪里,他是怎样带病坚持工作,怎样用《新青年》搅动时局、唤醒民众;身在长沙的毛泽东怎样利用《湘江评论》声援陈独秀,传播革命思想;李大钊如何开展“问题”与“主义”之争,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时是如何专注入迷,以至于粽子蘸着墨汁吃,还说很甜……至于一大召开的曲折经历,更是鲜活细腻、生动翔实,极大增强了报告文学的文学性和真实性。《红船启航》还将《新青年》《共产党》《湘江评论》等刊物发表的重要文章有机融入叙事中,并做了大量专业和细致的注释,给当下读者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历史信息。因此,《红船启航》不仅是一部报告文学,还像是一部学术专著,以强烈的思想性吸引着我们。

  《红船启航》下卷“精神聚人心”系统讲述了南湖革命纪念馆的发展、红船的仿制过程,记录下嘉兴人民保护利用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弘扬红船精神的感人故事。为了追寻历史真相、还原历史现场,一代代嘉兴人做出了艰苦的努力。1958年春天,由郭竹林具体负责,开始筹建南湖革命纪念馆。嘉兴人一丝不苟,为了求证当年开会乘坐的船型,他们查阅档案、走访当事人、请教老船工、召开座谈会、求助周边城市并两赴北京。得知纪念馆建设遇到困难时,中学生于群芳的5元捐款所引发的“我为南湖增光辉”热潮,更是令人动容。书中,作者首次披露了郭竹林、萧海根、于金良、章水强等为代表的嘉兴人民为复原红船和建设三代南湖革命纪念馆所做的努力,凸显了红船不仅具有文物史的意义,更有革命史的价值——它是一种精神象征,烛照和指引今天的我们砥砺前行。

  在《红船启航》中,我们不仅看到了红色血脉的赓续,看到了红船精神的延传,更从开天辟地到共同富裕的百年历史风云中看到了伟大建党精神的弘扬,看到了从觉醒年代到新时代共产党人的初心。(作者:纳张元 系大理大学文学院院长)

【纠错】 【责任编辑:李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