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评:别忽视“拿手机哄孩子”的隐忧-新华网
新华网 > 时政 > 正文
2023 07/24 11:02:02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评:别忽视“拿手机哄孩子”的隐忧

字体:

  新华网记者 乌梦达

  暑假到了,“神兽”回归。不少家长越来越依赖拿手机来哄孩子。

  孩子哭闹,家长拿出手机给孩子放小视频;聚会孩子无聊,拿出手机让孩子打游戏;加班没空陪孩子,拿出手机让孩子看直播……明知孩子沉迷手机不好,但就是离不开“哄娃神器”,成了很多家长的无奈心声和现实选择。

  手机、平板中的动画片、小视频、游戏可以深深吸引孩子,让孩子安静,看似也让家长轻松不少,但如果不能正确使用,打开的可能就是“潘多拉魔盒”。

  其实不少家长知道,孩子沉迷手机并不好,但经常想当然认为,孩子在眼皮底下玩手机,家长就能控制。但在看不到的隐秘角落,沉迷手机的长期影响,可能比家长想的更复杂。

  沉迷手机,容易形成对手机的过度依赖,让孩子用手指和眼睛的活动,代替对体育运动的热情。过早、过度沉迷网络,也会影响孩子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不少老师表示,过度沉浸在游戏、短视频的感官刺激中,青少年深度阅读能力会下降,并且很多直播、短视频中存在过度“玩梗”的现象,直接影响学生的语言表达,“老六”“完了,芭比Q”等网梗、饭圈语言从孩子们嘴里脱口而出,让老师不由吐槽:“有些孩子连最基础的字都不会写,满脑子还想着‘网梗’”。

  要避免孩子过度沉迷手机,各方都要齐心发力。

  防沉迷系统要更有效。近年来,各平台尽管已经有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但标准不一、也并未打通。比如,孩子在游戏平台只能打一小时游戏,但打完一小时游戏,孩子还能去别的平台刷几个小时短视频、直播。再比如,游戏平台的防沉迷相对强制,但短视频平台的防沉迷系统可以由使用者自己选择是否开启。类似各管一段、标准不一的情况让未成年人的网络保护漏洞重重,让防沉迷系统的整体效果大打折扣。

  监管也要不断织密。针对部分青少年“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绕开监管的情况,行政主管部门也要督促游戏平台把人脸识别机制落实到位,整治向未成年人违规提供网络游戏账号租售服务、教授未成年人破解防沉迷系统的违规行为。还要补上短视频、直播等防沉迷的短板、弱项,不让守护青少年的网络“护城河”断成几截。

  今年,北京市互联网法院公布的一组数据令人警醒:自2022年6月至2023年5月,北京互联网法院共受理涉未成年人网络民事纠纷143件,大多涉及游戏充值、直播打赏。其中,游戏充值案件的平均标的金额超过2万元,直播打赏案件平均标的额超过6万元。

  法官指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由于意识不足、能力不足、忙于工作等原因,缺乏对未成年人的有效陪伴和沟通交流,对未成年人思想状况的变化不能及时掌握,对未成年人用网缺乏正向引导,是引发网络沉迷、网络纠纷的重要原因。这种问题,在隔代陪伴和留守家庭中更为突出。

  “孩子在我不知情的情况下,给游戏充了钱。”“我是他爷爷,他父母不在身边,我管不了他。”“孩子上网课需要手机,我不知道他拿手机看直播还打赏”……当先天熟悉互联网的“网络原住民”儿童,遇上了不熟悉网络的“网络移民”家长,一些风险和问题就接踵而至。

  一个个真实发生的案例,都提醒家长思考孩子沉迷网络的原因。家庭是防沉迷的最后一条防线,家长要担起监护人责任,做好陪伴与疏导,在行动上多做孩子的榜样。

  毕竟,防止孩子的网络沉迷,爱和陪伴是最好的解药。

  延伸阅读:

  新华网评:别轻信“暑假最可怕”的忽悠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