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摸清文物“家底”的深意-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8/10 10:43:28
来源:南方日报

读懂摸清文物“家底”的深意

字体:

  全国文物“家底”有多少?近日,国家文物局发出通知,就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准备工作进行部署。据悉,此次文物普查计划用3年到4年的时间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特征、保存现状、环境状况等情况,建立国家不可移动文物总目录,为系统廓清我国文物资源家底、准确判断文物保护形势、科学制定文物保护政策提供依据。

  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适时筹备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有利于更全面掌握文化资源、更有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更扎实推动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意义非凡、影响深远。

  早在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我国就先后开展了两次全国文物普查,但由于当时各方面条件所限,漏查现象比较普遍,甚至一些地区并未加入“摸家底”行列。进入21世纪,我国又于2007年进行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共调查、登记不可移动文物超过76万处,相关工作取得丰硕成果。随着考古发现的深入、考古手段的进步,一大批宝贵文物从“沉睡”中被唤醒,逐渐走入公众视野。新形势呼唤新作为,适时筹备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出发点正是为准确反映不可移动文物的实际状况,值得社会各界期待。

  十余年后再启文物普查,有何亮点难点?一则,此次文物普查是“十四五”期间最大规模的文物保护行动,将以县域为基本单元开展实地调查。再则,此次普查的对象是我国境内地上、地下、水下的不可移动文物。此外,普查将全面梳理2012年以来考古工作中新发现文物,涉及革命文物、石窟寺等多样类型。这就决定了“四普”的普查对象之多、涉及范围之广、时间跨度之长、工作难度之大,其复杂性不难想见。未雨绸缪方能有备无患,国家文物局专门就做好普查准备工作印发文件,并在工作要求中一再强调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其深意正在于此。

  需要指出的是,文物普查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社会工程,需要多个部门配合、多种力量参与,如此才能高效统筹、精心组织。所以,一方面,有关政府部门要加强组织领导、严肃普查纪律、搞好宣传动员、保障普查经费,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推动普查工作高质量开展;另一方面,文物普查也要广泛动员社会力量,依靠人民群众的经验和智慧看见文物、找到文物,努力使普查工作的成果最大化、成效最优化。(静 子)

【纠错】 【责任编辑:马若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