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书生:用体系化思维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6/28 12:54:19
来源:新华网

高书生:用体系化思维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字体:

  近期,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宣部文改办原副主任高书生应邀为部分中央宣传文化部门和单位以及部分地区解读中办国办《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主题是“用体系化思维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

  1 把握一条主线: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意见》在指导思想里明确提出,要以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为抓手,在主要目标里明确到2035年建成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如果说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有一条主线的话,应该是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

  在调研和讨论的过程中,大家对文化大数据还是觉得专业性、技术性太强,怎么去理解?其实也很简单,我们把文化大数据的体系框架概括为“两侧四端”,两侧分别是供给侧、需求侧;四端分别是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

  ——资源端就是文化资源的收藏或保管机构,像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档案馆、资料馆,这都属于资源端。

  ——生产端就是做数据采集加工生产的机构,像电台电视台、出版社、报刊社、文艺院团、设计公司等等。

  ——消费端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就是文化消费的场所,像新华书店、影剧院、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等等。

  ——云端就是服务于文化资源数据的存储、传输、交易和文化数字内容分发的机构。

  我画了一张图,将《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置入两侧四端的体系框架来理解:

  ——供给侧是关联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具体途径就是《意见》提出的三条:一是汇集文物、古籍、美术、地方戏曲剧种、民族民间文艺、农耕文明遗址等数据资源,二是开展红色基因库建设,三是贯通已建或在建文化专题数据库。

  ——云端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依托有线电视网络公司形成的文化数据服务中心,另一方面是依托文化产权交易所形成的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任务是按照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原则,将各个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贯通文化专题数据库;文化产权交易所的任务是依托国家文化专网,搭建“数据超市”,服务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交易。

  ——生产端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可以在“数据超市”进行交易,既可以交易作为素材的文化资源数据,又可以交易作为数字化成果的文化数字内容。

  ——消费端包括线上线下两大块,线上包括大屏和小屏,线下包括文化教育设施和公共场所。

  ——需求侧是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即《意见》提出的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

  这张图也体现了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出发点,概括说就是发力供给侧、激活文化资源,实现文化生产体系现代化。换句话说,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旨在构建一套从文化资源到文化生产再到文化传播、文化消费的全新体系。

  2 抓住一个支撑点:国家文化专网

  《意见》指出:依托现有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广电5G网络和互联互通平台,形成国家文化专网以及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的省域中心和区域中心。

  中央提出要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简称新基建),包括5G、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宣传文化系统有没有新基建?回答是肯定的,我们的新基建就是一个独立公网(互联网)之外的国家文化专网,《意见》的任务是夯实文化数字化基础设施。

  为什么不用互联网而用有线电视网络?对此,很多人不理解,甚至于我们一提有线电视网络,就被认为是落后生产力的代言人。

  关于其中的缘由,我讲过很多次了,我想借用一段专家的分析来回答:现在一提到网络,就默认为互联网。任何一个国家都是有边界的,网络也是有边界的,每一个国家的文化都蕴含着最刻不容缓、不可或缺的文化安全的战线与底线,物理世界不能走私偷运国家的一级文物,数字世界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说我们有必要形成国家的文化专网。

  还有研究机构分析:文化数字化的目标达成后,将实质上建立一个具有信任机制的、以人和资产为核心的价值互联网,与数字货币网络及NFT的核心差异在于:中国的文化数字化是在国家标准下推进的可管可控的文化专网。

  国家文化专网有三个功能,即闭环运行、标识解析和结算支付。国家文化专网本质上是一张同消费互联网并行的生产互联网,为了确保文化数据安全,它在生产上是闭环的,但在消费上是开环的,通过国家文化专网可以同教育专网、互联网平台无缝对接。有线电视网络要承担国家文化专网的重任,必须具有同互联网域名解析(DNS)一样的标识解析功能,即《意见》提出的“部署提供标识编码注册登记和解析服务的技术系统”,同时完善结算支付功能。

  3 组织一场大会战:动员宣传文化全战线的资源和力量

  在调研和讨论过程中,有的地方提出,可否组建一家公司作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主体?组建公司可以,但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不能仅仅依靠一二家文化机构,必须发动全战线共同参与。《意见》提出的重点任务也是需要宣传文化全战线来承担的。

  宣传文化全战线,从领域说包括思想理论、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文艺等;从部门说包括网信、文旅、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文物等行业主管部门,任何部门都不应该置身于外。《意见》的起草工作是宣传文化各部门共同参与的,《意见》的落实也必须由宣传文化各部门共同推动。

  1、依托已建数据库(媒资库),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意见》指出,统筹利用文化领域已建或在建数字化工程和数据库所形成的成果,按照统一标准关联零散的文化资源数据,关联思想理论、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文艺等不同领域的文化资源数据,关联文字、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数据,关联文化数据源和文化实体,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

  中宣部文改办同文旅部、广电总局和国家文物局相关司局以及部分中央宣传文化单位进行了工作对接,文旅部提供的工作对接清单包括全国古籍普查、全国美术馆藏品普查、非遗普查、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等数据,以及直属文艺院团和艺术研究机构的相关艺术档案数字资源,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的中国民族民间文艺基础资源数据库,故宫博物院提炼的中华传统纹样元素,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画院、梅兰芳纪念馆等的藏品图像,国家图书馆和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的自建数字资源和公共数字文化工程建设的数字资源,等等;广电总局提供的工作对接清单包括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各地各级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各类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机构的红色经典影像资源、珍贵历史影像资源、优秀科普影像资源、优秀文化类的节目、纪录片、影视剧、动画片等等;国家文物局提供的工作对接清单是全国馆藏文物数据库。

  此外,部分中央文化企业也明确了工作对接清单,包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的文化符号、典籍、石刻、木版等20多个数据库,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集团)的红色经典影像、珍贵历史影像、优秀科普影像,中国数字文化集团公司的国家舞台艺术音像库,中国唱片集团公司的中华民族音乐与戏曲资源库及中华老唱片数字资源库,等等。

  2、依托有线电视网络设施,形成全国一体化文化大数据中心。《意见》指出,建设具备云计算能力和超算能力的文化计算体系,布局具有模式识别、机器学习、情感计算等功能的区域性集群式智能计算中心,构建一体化算力服务体系,为文化数字化建设提供低成本、广覆盖、可靠安全的算力服务。

  2020年11月,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授牌建设八大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区域中心,全国八家广电网络公司负责承建,任务是按照区域级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中心的功能定位,上联国家文化大数据全国中心,下接行政大区内省域中心。目前,五大区域中心的一期建设已完成,正在推动二期建设。

  江苏有线依托智慧广电云平台,在全国率先完成区域中心(一期)建设,今年启动二期建设,实现4家华东区域省网公司互联互通。江苏有线拥有全程全网覆盖的广电传输光纤网络资源,可以为省内文化机构提供国家文化专网接入服务和算力服务。

  3、依托各类文化机构,搭建数字化文化生产线。《意见》指出,鼓励和支持文化旅游、文物、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网络文化文艺等领域的各类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利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探索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不管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还是经营性文化企业,都有一个数字化转型升级问题,否则就跟不上数字化步伐。数字化转型升级的痛点是建平台,没有平台不行,在互联网上建平台投入很大,效果不好。文化机构接入国家文化专网,自然就导入了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进入了四端——资源端、生产端、消费端和云端,文化机构就可以定位,打造专业化的数字化文化生产线。

  《意见》明确,推动文化机构将文化资源数据采集、加工、挖掘与数据服务纳入经常性工作,将凝结文化工作者智慧和知识的关联数据转化为可溯源、可量化、可交易的资产,分享文化素材,延展文化数据供应链,推动不同层级、不同平台、不同主体之间文化数据分享,促进文化数据解构、重构和呈现的社会化、专业化、产业化。

  《意见》解决了时下困扰数字化的大问题,即文化数据资产化。文化工作者从事数据采集和加工生产,必然付出劳动,而劳动创造价值,文化数据的价值高低决定于文化工作者付出的劳动量,文化数据的货币形态就形成了资产。只要文化数据有价值,就能通过交易转化为资产,就能够为文化机构带来收入。

  地毯式扫数据,超大规模加工数据,将成为各类文化机构新的业务增长点。

  4、依托文化产权交易所,搭建“数据超市”。《意见》指出,支持法人机构和公民个人在文化数据服务平台开设“数据超市”,依法合规开展数据交易。文化产权交易机构要充分发挥在场、在线交易平台优势,推动标识解析与区块链、大数据等技术融合创新,为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的确权、评估、匹配、交易、分发等提供专业服务。

  今年3月,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批复深圳文交所筹建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深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在深圳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深圳文交所在中国公共关系协会文化大数据产业委员会的技术协助下,于5月底完成交易系统的首轮测试,计划8月在深圳文博会期间交易系统正式上线。

  全国文化大数据交易中心交易系统强化公益性和开放性,开设“公共数据专区”,提供红色基因库和全国性文化资源普查等数据查询;实行“一码通”,即“一主体、一身份、一认证码”,交易主体凭码交易,凭码结算,开创了数据交易标准统一的先河;对进场交易的文化资源数据和文化数字内容实施动态监测,对敏感数据、敏感词语、敏感内容实时拦截;对可能影响交易价格或交易异常的行为予以重点监控,情节严重的采取相应技术措施予以提醒以至限制、冻结相关交易。

  5、依托文化教育设施,形成场景化文化体验场所。《意见》指出,利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推进数字化文化体验,巩固和扩大中华文化数字化创新成果的展示空间。

  文化重在体验,文化体验需要场景化,现在的技术已经做到,只要有空间就能够营造出场景。《意见》提出利用两大类空间,搭建数字化文化体验的线下场景:一是文化教育设施,包括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学校、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影剧院、新华书店、农家书屋等;二是公共场所,包括旅游服务场所、社区、购物中心、城市广场、商业街区、机场车站等。

  2018年组建文旅部,旨在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怎么融合?旅游景区主要还是看自然景观,要想看人文历史,还得到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文化数字化把文化遗产活化了,就可以在旅游景区复活历史文化,实现白天看景、晚上体验文化的目标,各地公共文化机构的藏品数据化,为沉浸式呈现地域文化创造了条件。

  这些年,中央提出红色文化进校园、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以及戏曲进校园,怎么进?可不可以比照过去搞电教馆的模式,把电教馆改造成为沉浸式、互动型的文化体验馆,通过教育专网对接国家文化专网,把适合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文化数字内容,源源不断地呈现于文化体验馆,让青少年零距离分享中华文化数字化成果。

【纠错】 【责任编辑:谭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