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明确了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十四五”工作目标和2035年总体目标,提出了8项重点任务,要求统筹推进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和公共文化云建设,增强公共文化数字内容的供给能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水平。7月14日,新华网文化频道刊发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文化馆协会理事长白雪华的精彩观点及解读。
白雪华
统筹整合全民艺术普及资源总库
关联汇入中华文化数据库
经过多年的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以下简称“发展中心”)联合各省建成的数字资源超过1000TB。2020年4月以来,发展中心引领文化馆行业加强全民艺术普及数字资源建设,截至2021年底,统筹整合入库音视频资源43249部(集),其中发展中心本级13099部(集)、地方30150部(集),资源来源包括9522场“村晚”活动资源、244部“舞出中国红”广场舞展演活动资源及一批广场舞课程资源、457部“大家唱”群众歌咏活动资源、125个“百姓大舞台”网络群众文化品牌活动资源、310名优秀“乡村网红”短视频资源、1700名“学才艺”师资资源与1100门培训课程资源等。按照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转移支付地方工作安排,“十四五”期间,全国每年将开展500场直录播,开展50场区域性、地方性活动,举办200场学才艺培训,采集10万条场馆及其活动信息,各省建设赶大集专区并举办区域性及地方性文采会活动,原创、优化资源960小时。发展中心将以上群众文化活动、群众文艺作品、艺术普及直播、艺术普及课程、艺术普及电子图书、全民艺术普及师资库、文化馆(站)行业信息等资源,按照统一的建设标准和总目录,整合形成全民艺术普及资源总库,按照物理分布、逻辑关联原则,与其他领域文化资源进行关联,汇入中华文化数据库,成为文化馆行业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中的核心资产。
依托公共文化云互联互通平台
融合接入国家文化专网
近年来,发展中心基于覆盖全国的六级网络服务体系,联合各省搭建了由“国家公共文化云+地方文化云/数字文化馆平台”构成的公共文化云互联互通平台,为全民艺术普及资源建设与品牌服务、公共文化领域重点工作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算力保障,有力支撑了全民艺术普及资源数据的生产、存储、传输、分发。在公共文化云互联互通平台底层,可部署相关标准的技术系统,接入国家文化专网,为全民艺术普及资源数据汇入中华文化数据库打通通道。
做大做优国家公共文化云
打造文化数据服务国家品牌
按照安全、便捷、权威、丰富、开放的原则,国家公共文化云自2021年下半年改版升级以来,突出移动服务和用户体验,持续优化看直播、享活动、学才艺、订场馆、赶大集、读好书六大核心服务功能。发展中心建立健全国家公共文化云内容发布与运营工作机制,用好国家和地方两类资源,截至2021年底,国家公共文化云累计组织数字资源18.87万条,面向公众免费开放访问,访问量突破8亿次。中国民族音乐普及推广中心暨中央民族乐团专区、中国煤矿文工团专区、苏州民族管弦乐团专区纷纷入驻国家公共文化云,文艺院团优质资源实现云端共享。文化和旅游部安排部署的公共文化领域重点工作,如乡镇文化站数字监管、文化馆评估定级、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发展等都以国家公共文化云为官方平台依托。新华网、央视总台、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浪微博等媒体平台与国家公共文化云实现常态联动。发展中心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致力于将国家公共文化云打造成全民艺术普及服务全国第一平台,为文化数据服务平台贡献国家品牌。
推动基层文化馆(站)加快接入公共文化云平台
促进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数字化转型升级
我国基层文化馆(站)数量庞大,包括3000多个县级文化馆、4万多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57万多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这些机构亟需加快数字化转型升级。“十四五”以来,中央财政在公共文化云建设项目转移支付经费中,每年大力支持839个脱贫县(团场)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提供的“公共文化云基层智能服务端”(原来已有平台的,可升级优化后继续使用,并与公共文化云基层智能服务端深度对接),发布、更新当地动态、直播、活动、培训、场馆等全民艺术普及资源与服务,线上线下联动,推动基层全民艺术普及服务提质增效。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广西、贵州等省份加强工作统筹,指导当地基层单位按标准接入省级平台,快速开展数字化转型。
试点建设数字文化体验厅
发展数字文化服务新体验
《意见》提出,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教育设施,搭建数字化文化体验的线下场景。在现有工作基础上,有条件的文化馆可试点建设数字文化体验厅,运用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以公共文化云平台为支撑,整合汇聚地方特色艺术普及资源,搭建在线直播、数字鉴赏、全息剧场、慕课培训、交互体验等互动式、沉浸式、智慧化服务场景,培育服务新业态,增强全民艺术普及服务吸引力与体验感。
加快布局乡村文化建设
增强内容供给提升基层服务效能
《意见》提出,发展乡村文化新产业,延续乡村文化根脉,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发展中心重点通过建设全国文化站数字监管和服务平台、开展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展示活动,促进乡村文化设施提档升级;通过实施全国“乡村网红”培育计划,培育乡村振兴新型人才,让网红带火一份文创、一份美食、一条街、一座城;通过开展“村晚”、广场舞、大家唱等全国性活动,丰富乡村文化活动供给;通过建设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民族民宿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国家级项目,赋能乡村品牌建设。
完善标准,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引入文创产权交易
加强行业建设,提升文化馆行业数字化治理水平
《意见》要求构建文化数字化治理体系。发展中心依托公共文化服务大数据应用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全国文化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文化馆发展研究院、乡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院、基层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研究院,持续完善公共文化云建设与服务相关标准、文化馆服务数据采集要求等标准规范。搭建全国公共文化和旅游产品交易平台,在云端打造“永不落幕”的“文采会”,促进供需及时、精准对接。依托深圳文交所等单位搭建的“数据超市”,将文化馆行业开发的文创产品纳入产权交易体系。发挥中国文化馆协会行业协调、自律作用,探索建立文化馆数字化发展评价机制,提升文化馆行业数字化治理水平。
作者简介
白雪华,男,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任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主任,中国文化馆协会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