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文物抢救保护项目-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9/13 09:42:02
来源: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受灾文物抢救保护项目

字体:

  1. 河南灾后文物修缮

  河南灾后文物修缮项目是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成立以来首个灾后抢救性修缮项目。2021年7月,河南省遭遇极端强降雨,多处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水毁险情。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第一时间响应,积极与爱心企业对接,其中,腾讯公益基金会捐赠1095万元,并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共同发起“河南灾后文物修缮”公募项目;深圳萨摩耶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捐赠300万元;贵州茅台酱香酒营销有限公司通过汉酱·匠心传承项目捐赠100万元。随后,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组织专家、捐赠人代表前往河南巩义、安阳等地进行实地考察,推进项目尽快实施。截止2023年9月,项目已资助修缮巩义石窟、杜甫诞生窑、北宋东京城顺天门、成汤庙、郑韩故城、辉县百泉孙君征祠、寨卜昌古建筑群等11处文物单位,资助金额超过1100万元。目前第一批次项目已全部完成施工进入验收阶段,预计2024年之前全部开工。

  2. 山西灾后文物抢险保护工程

  山西灾后文物抢险保护工程项目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和字节跳动各出资1000万元作为支持,本着聚焦本体、高效实施、落实监管的原则,充分探索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修缮工程的合作模式,与山西省文物局就抢险修缮工作的开展进行了沟通和交流。

  项目点包括运城市新绛县光村玉皇庙、临汾市尧都区刘北三官庙、临汾市翼城县南丁汤王庙等10个省、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和临汾市丁村民宅、汾西县师家沟建筑群、晋城青莲寺、平遥双林寺等4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4个抢险修缮工程项目均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进行,同时,针对修缮设计方案由北京以及山西的相关专家进行了线上评审,确保项目方案合理合规,确保每一笔经费都用在文物本体的保护上。

  截至2023年6月,已实际资助山西省约1420万元,修缮文物13处,资金使用率超过71%,项目开工率100%,完工率超过85%,基本完成修缮10处。计划于2023年中开展竣工验收工作并按照相关规定拨付中期款。该项目的顺利推进,为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探索出了一条社会力量参与文物抢险保护工程的新路径,形成了节约资金、高效管理、统筹安排和总体推进四位一体的新模式。

  3. 文明守望专项基金-灾后文物修缮

  2021年夏季汛期,山西省壶关县普降大雨,对全县的古建筑文物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受强降雨等极端天气影响,山西省多处文物保护单位遭受不同程度水毁险情。北京华品博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BOSS直聘)向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500万元,用于支持山西省灾后文物救援工作。调查发现,壶关县文物保护单位真泽二仙宫牌坊院护坡东侧大面积坍塌,几个月后,西侧护坡及部分道路也发生坍塌,直接危及牌坊建筑本体安全。2022年,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出资140万余元,帮助壶关县进行抢险排险工作,保证国保单位文物安全。

  截至2022年12月,壶关县真泽二仙宫挡墙除险改造项目与壶关县真泽二仙宫宫牌西浆砌石挡墙建设项目已完成施工,排除了影响文物本体安全的不利因素,顺利完工。壶关县为表示对捐赠人与基金会的感谢,特在真泽二仙宫前立碑。此外,平顺县夏禹神祠抢险修缮项目也在有序开展中,已完成正殿屋、地基及东厢房等多处修复工程。

【纠错】 【责任编辑:邢贺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