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创新,本研融通,三三协同,构建医工交叉拔尖人才培养体系-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06/12 18:50:57
来源:新华网

传承创新,本研融通,三三协同,构建医工交叉拔尖人才培养体系

字体:

  青岛大学是山东省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医学与工程学科博士点数量占比超60%。医学教育百年历程传承“仁德尚道”的青医精神,赓续全国首开医学影像学的创新突破。新工科发展迅速,材料科学、工程学进入ESI全球前1‰。经过长期系统探索,已构建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特色体系并取得突出成效。

  “传承创新”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理念

  瞄准时代前沿与国家社会急需,青岛大学依托山东省教学研究改革重大项目,深入研究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的复杂性、系统性与时代性,提出“交叉融合、集群发展、全域协同”的培养理念。“交叉融合”是实现医工交叉学科专业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应有之义,注重推动学科专业优化、师资团队融合与拔尖人才培养。“集群发展”是“交叉融合”的自然延伸与系统提升,是培养医工交叉拔尖人才的必然之需,高校需综合改革组织机构,系统布局制度保障,形成集群发展格局。“全域协同”是“交叉融合”与“集群发展”的时空拓展和资源保障,是医工交叉拔尖人才培养的实践之要,高校要搭建覆盖校医企地、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与国家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共同体。

  “本研融通”医工交叉拔尖人才培养路径

  依托医学百年教育积淀与工程学科优势资源,青岛大学推进了“本研融通”的医工交叉拔尖人才。面向本科生,建成具有交叉特色的1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与62门山东省一流课程,组建5个本研贯通创新班与5个产教融合微专业,以及药学、人工智能两个山东省拔尖人才培养基地,为医工交叉拔尖人才培养强基铸魂。面向研究生,培育教育部“健康中国”主题案例与21个山东省研究生优质案例库,打造包括共建实验室、研究生工作站、省级示范联培基地等的52个平台;实施“3+1+1/2+4”本硕博贯通培养,本研混组医工交叉团队培育创新创业成果,形成本硕博递进的医工交叉拔尖人才培养路径。

  “三三协同”的医工交叉拔尖人才培养共同体

  整合高校与科研院所优质资源推进项目联合攻关,资助研究生赴国外高校参加合培养,实现科教融汇学术育人。汇聚国家级省级平台、研究生工作站与联培基地,强化双师型导师队伍,实现学术成果产业转化,推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依托15个临床教学医院,实践“临床-科研轮转”与双城联合培养等机制,实现跨界跨区域的医教协同实践育人。统筹高校、医院、企业三类主体,汇聚人才培养、学术创新与社会服务三类要素,贯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医教协同三种模式,一体化建设学医学医疗中心,体系化打造主体、要素、模式“三三协同”的医工交叉拔尖人才培养共同体。

  截至2025年,青岛大学已建设“医学+”学科集群,培育10个医工交叉国家级与省部级平台,青大医疗集团已覆盖五省十五市。学生参与的医工交叉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PiProphet”(肺癌早筛)等获中国大学生国际创新大赛金奖;与海信医疗联合研发的CAS/SID计算机辅助手术设备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主持建设的全球最大人类数字肝脏大数据开放平台、5G+国产化机器人远程手术系统等创新成果世界领先。(李建波)

 

 

【纠错】 【责任编辑:徐曼曼 顾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