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引领“中国建造之路”——中建集团精彩亮相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4/28 16:08:58
来源:新华网

匠心引领“中国建造之路”——中建集团精彩亮相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

字体:

4月27日-29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广东省总工会、深圳市人民政府、中国职工技术协会联合承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在深举办,中建集团应邀参展。

近年来,在党的统一领导下,中建集团着力打造“建证”品牌,通过举办中国建筑工匠、首席专家评选活动,选树了一大批以“中国楼王”陆建新为代表的全国劳动模范,21人入选全国建筑行业“大国工匠”,15人获评“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建筑工匠”,创建了6个全国示范性劳模工作室,创造综合经济效益达37亿元。

工匠精神 与生俱来

七十余年薪火相传,四十载砥砺奋进。作为一家有着光荣红色历史的中央企业,中建集团始终听党话、跟党走,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带着与生俱来的工匠精神基因,走出一条听党指挥、勇当先锋、引领行业、走向世界的特色发展之路。

解放战争时期,红色建筑师毛之江主持设计“红色地标”——延安大礼堂,深远影响着新中国的礼堂建筑风格,承载了一代建筑人的红色记忆。新中国建设时期,原中建一局局长张哲民积极投身一汽等国家重点项目,所在单位被誉为“工业建筑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大三线”建设时期,全国劳动模范、贵州赤水天然气化工厂项目建设者张荣富与渡口三线建设模范人物“六朵金花”之一杨桂兰展现出了中建人为国家担当、为人民奉献、为民族争光的红色基因。

改革开放后,被誉为“四顶红帽子”的王毓刚、厉复兴、俞飞熊、罗君东在建设深圳国贸中心时创造了“三天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成为改革开放的代名词。信息化时代,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项目总工程师郏鸿秋,面对荒漠戈壁,带领项目团队发扬铁军精神,克服重重困难,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太空港,荣获中国建筑行业首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用行动诠释艰苦创业、科技为先、忘我奉献、铸造精品的大漠精神。

进入新时代,中建集团牢记初心使命,不断用新理念、新技术取得新突破。2020年年初,湖北武汉疫情肆虐、急需专门医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紧急时刻,中建集团挺身而出,从各地集结4万多名管理、施工人员,牛合龙、龙建洋、邓志勇等一批基层建设者们顽强坚守在各个岗位,10天建成武汉火神山医院、12天建成雷神山医院。2022年,在香港疫情告急之时,中建集团再次逆行出征,中建国际、中建科工等子企业承建中央援建香港的社区治疗设施及临时医院,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大国央企的使命担当。“建证”北京冬奥,奥运工程建设功臣侯本才带领项目团队用汗水和智慧筑起“蓝色魔方”,实现了“水立方”变为“冰立方”的华丽转身,助力双奥绽放异彩。

从革命时期参与延安工程建设,到新中国建设国家基础设施工程;从责无旁贷投身“大三线”建设,到敢闯敢试创造举世闻名的“深圳速度”;从大漠戈壁建成中国航天港,到排除万难打造奥运水立方……一个个屹立在神州大地的建筑作品记录着中建集团从解放战争时期到新时期、新时代经历的重要历史时刻,勾勒出中建集团将企业改革发展融入党和国家事业大局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大国工匠在不同历史时期始终如一的匠心精神和时代担当。

国匠担当 与日俱增

站在历史新起点,中建人始终牢记骨干央企职责使命,完成了一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任务,在文化传承、自主创新、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等方面奋勇争先。国匠担当在服务国家战略中与日俱增,涌现出许多中建榜样,在以张锦秋、肖绪文、陆建新等为代表的中建榜样引领下,一代代中建人开拓奋斗,为打造“中国建筑”品牌优势贡献力量。

“中华文化传承人”张锦秋、赵元超把一生中最好的年华、最好的才华贡献祖国西北,完成了长安塔、陕西历史博物馆、大唐芙蓉园、延安大剧院等一大批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中国传统文化自信的建筑作品。他们矢志传承民族精神、展现时代风貌,在保护传承中坚定文化自信,在建筑作品中传达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气质。“区域发展践行者”陆建新扎根基层40载,带领团队攻克超高层、大跨度建筑的世界级难题,将钢结构建筑施工技术推向世界领先水平,亲身参与缔造“深圳速度”,见证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改革发展,被誉为“中国摩天大楼第一人”。“自主创新争先者”肖绪文从基建工程兵到国家工程院院士,百余项工程在他手中日臻完美,主持建造的多项工程获鲁班奖和詹天佑奖;“科技争先”张琨、“核电先锋”李政、“中国岩土特工”周予启等众多大国工匠也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刻苦钻研,推动着中国建造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突破。

作为乡村振兴“带头人”,砌筑工邹彬、许纪平匠心作砖、筑梦未来,把最普通的工作做到极致,逐渐从“小砌匠”成长为“大国工匠”;焊接工梁飞27年用焊枪绘出一条从普通焊工到全国劳模的成长之路。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肖龙鸽、卢国春、曹亚军、雀儿山隧道建设团队等众多“基建强国先锋者”投身大国基建,参建了武汉长江隧道、武汉站等诸多经典工程,为我国民生基础设施建设添砖加瓦,让国家发展红利惠及更多百姓。

“一带一路引领者”筑梦海外,魏乐荣、邱明辉、陈振明等一批能工巧匠扎根在1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巴友谊学校、阿布扎比国际机场等一批精品工程牵起了中外交流的桥梁。

数十年来,中建人依托不打折扣的诚信履约能力,勇立时代潮头,在一代又一代工匠精神的引领下,完成了一大批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建设任务,以卓越质量、优质服务一次又一次赢得了国际合作方的信任和赞誉,这种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工匠精神在中建代代相传,在全球塑造了中国建造金名片。

匠心筑梦 与时俱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全球最大投资建设集团,中建集团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部署要求。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紧跟时代步伐,在使用新技术、贯彻新理念中充分发挥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不断赋予工匠精神新的时代内涵。

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中建集团以绿色环保、智能制造、新基建新城建、建筑工业化及电子商务等领域作为企业绿色发展的重点,全面发力节能环保、绿色建造、智慧建造,开展低碳循环利用。“南粤工匠”冯清川从事钢结构行业26年,带领团队独立规划、设计、建造完成了全国首个建筑钢结构智能制造工厂,开发智能化集成系统,建立了系统覆盖范围内工序之间的智能互通,实现了建筑钢结构制造全产业链的数字化管控,为国内钢结构行业发展变革作出了巨大贡献。

弃碳揽绿,打通绿色动脉。贾海元带领项目团队创新研发轻型压草覆沙机械和梭梭肉苁蓉同步种植一体机,每年减少百万方黄沙流入黄河,推动3.7万人口脱贫致富。数十年来,中建人在达拉特旗沙漠铺设全国最大的沙漠集中式光伏电站、在岳阳承建长江大保护首批示范项目保护长江水环境、在湛江实践全国首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深圳长圳打造全国最大装配式社区公共住房等,奋力书写中建集团致力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绿色答卷”。

王玺、齐贺、王波组成的博士研究团队,首次在深圳成功实现包含人因感知算法的噪声分类辨识与地图绘制,提供了面向城市环境管理、生态规划、低碳城市建设需求搭建的环境大数据可视化平台,助力低碳智慧城市治理,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央企应有贡献。

新时代初心如磐,新征程使命在肩。新一代中建人紧跟时代步伐,始终坚持改革创新,以创新为引领、以技术为支撑,在一次又一次大战大考中发挥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的工匠精神,用创新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文/熊显峰、胡睿杰、沈希栋)

【纠错】 【责任编辑:石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