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 > > 正文
2022 02/ 13 10:32:26
来源:新华网

香港故事丨在渔排,遇见不一样的香港

字体:

  新华社香港2月13日电 题:在渔排,遇见不一样的香港

  新华社记者查文晔

  香港,西贡岸边。

  小艇劈波斩浪,将深蓝色的海水犁开一道道白色的波纹。岸边的沙滩、山石,飞速地向后退去。海风吹在脸上,分外凛冽。

  船行10多分钟,一座由多个巨大网箱组成的渔排映入眼帘,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矗立其上,迎风招展。

梁锦明(左一)在渔排上接受记者采访(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欢迎你们啊!”渔排主人梁锦明热情地和我们握手,“香港以前是个小渔村,但你们还没见过香港的渔民吧?哈哈。”

  身材健硕,皮肤黝黑。49岁的梁锦明理着平头,一身橘红色的风衣,在海水的映衬下十分耀眼。春节期间,正是市场需求量大的时节,他和同事们从节前开始就忙个不停。

  按照渔民的习俗,过年要拜天后,在渔船渔排上贴挥春,祈求风调雨顺,阖家平安。梁锦明说,去年受疫情影响,销量有些下滑,但产量稳定。今年是虎年,希望疫情尽快过去,渔民生龙活虎,事业迎来丰收。

  坐在甲板上,梁锦明聊起了他的故事。

梁锦明接受记者采访(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与海共舞的少年

  “我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爸爸是流动渔民。小时候我在渔船上长大。”因为家庭的关系,梁锦明对深邃的海洋并不陌生。

  父亲捕鱼,他跟着在渔船上玩耍。当时渔民给船上的孩子身上拴条绳子,以确保安全,但对他没用。好几次船正在航行,活泼好动的梁锦明走来走去,一不小心掉进海里,险象环生。

  “可能是我太调皮吧!”直到现在,他还记得水下的幽暗和耳边螺旋桨的轰鸣。“当时脑袋里一片空白,是爸爸、哥哥把我拉上来的。与大海打交道是一件危险的事,也有朋友不幸离开了我们。”

  大海风高浪急,渔民的工作不分日夜。就在许多人上岸寻求安稳生活的时候,梁锦明选择了继承父业。那一年他24岁,已在旅行社、清洁公司、装修公司等工作过。

  “以前父母捕鱼来卖,被贸易商剥削,人家说多少钱就多少钱。我想不如自己去做一个贸易商,希望价钱公道一些,能帮到父母和其他渔民。”说起初衷,梁锦明忘不了父母付出的辛劳。

  “那时不像现在,青年的要求不高,能两餐温饱就很满足了。”别人觉得渔业枯燥、辛苦,他却从中找到乐趣。“我喜欢大海。捕鱼、养鱼、卖鱼,能把美味的食物与家人、顾客分享,我很有成就感。”

  就这样,梁锦明一头扎进大海,与海共舞。

渔民捞鱼出水(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条条皆辛苦

  捕捞、养殖、销售,香港、内地、远洋。20多年来,梁锦明凭着一股韧劲,一步一个脚印把小小的渔船航向深海,养殖的品类和产业链条逐步扩大,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

  踩着网箱之间摇摇晃晃的浮桥,梁锦明带我们参观他的渔排。一个个十几米深的网箱中蓄满了海水,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鱼儿在其中游动。“金钱斑、沙巴龙趸、黄腊鲳、石蚌,它们都是养殖鱼中的名贵品种,价格不菲。”

  “一条小金钱斑400克,我要把它养到10公斤重,1斤能卖130港元。”现在,梁锦明在香港的养殖基地达1000多平方米,上述鱼类年产量10万多条,销售额近300万港元,规模在同行中居于前列。

在香港西贡海域,一艘小艇穿过网箱组成的渔排(1月27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养鱼很辛苦。凌晨四五点天还没亮,梁锦明就要起身给鱼儿准备“早餐”。“小鱼和大鱼不一样,小鱼长身体,一日三餐,大鱼一日一餐。喂少了不行,多了也不行,鱼会得肠胃病。”

  喂完食,一天的工作才刚开始。鱼的生长需要清洁的环境,网箱脏了要清洗,还要给鱼“冲凉”清除寄生虫,哪一样都不能掉以轻心。

  无论风吹日晒,渔民日日如此。养鱼风险很大,用梁锦明的话说“今日不知明日事”。红潮、台风、暴雨,都可能将渔民的心血毁于一旦。

  2006年和2015年,红潮两次袭击西贡海域,大量鱼群死亡。梁锦明的渔排也损失惨重,他心里难受。许多渔民放弃养殖,转行做起了其他生意。

  “我们还年轻,失败了就重新再来过咯,不可以放弃的嘛!”时隔多年,他的语气云淡风轻,但懂行的人都知道,重新来过的经历绝不轻松。

网箱中养殖的鱼(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如今,在特区政府的支持下,渔民用上了先进的实时监测系统。海水温度、含氧量、盐度等数据,在手机上就能看到。如果红潮来袭,系统会提前预警,梁锦明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为了提升销路,梁锦明创立了批发零售公司,采用速冻技术,只需要15分钟,就能完成对鱼的冷冻处理,保持鲜鱼的口感。

  “地里的粮食粒粒皆辛苦,鱼儿也一样,条条皆辛苦。不能说怕辛苦就不做,没有不劳而获的事。”说到这里,梁锦明淡淡地一笑,眼神笃定。

  水大才能鱼大

  在传统的鱼类养殖之外,梁锦明独辟蹊径,开始在香港渔业提升基金的资助下养殖珍珠。“香港是东方之珠,但养殖珍珠的人却很少。我养的是马氏珍珠贝,我们自己插核,一年左右就可以开珍珠。”

  “蚌肉可以做XO酱、炒菜、煲汤,珍珠可以做项链、耳环,磨成粉后还可以做中药。我们正在研发珍珠面膜和珍珠香皂。”现在,他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香港知专设计学院师生合作设计生产的“渔愿”XO酱系列食品已上市。

  展望未来,梁锦明认为香港渔业应该积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拓展发展空间。2020年,他入驻了惠州粤港澳流动渔民产业园,次年开始正式生产,目前已有深水养殖网箱15个,产品在内地和香港都有销售。

渔民向记者展示养殖的珍珠(1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钢 摄

  2022年起,国家正式施行《港澳流动渔船渔民管理规定》,明确要求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制定、完善便利流动渔民在内地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流动渔民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水产养殖和休闲渔业等。

  梁锦明十分感谢国家和特区政府对香港渔民的关心与支持。“香港资源有限,没有饲料厂,没有自己孵化的鱼苗,工人难请。大湾区就不一样了,水大鱼大。国家的支持和帮助,对我们很重要。”

  每逢回归纪念日和国庆节,香港渔民团体都会组织渔船巡游。梁锦明是活动的积极参与者,看到五星红旗和紫荆花区旗在维港高高飘扬,他倍感自豪。他说,爱国爱港的精神需要传递给更多人。

  “香港是国际大都市,但也是从一个小渔村发展起来的。渔业是香港重要的文化底蕴,是香港历史的根。”梁锦明说,人总要吃饭,渔业永远有得做,他会继续在这一行拼下去。

【纠错】 【责任编辑:邱丽芳 】
阅读下一篇:
010020030320000000000000011113261128364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