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生追求让群众吃上好大米的‘田秀才’”黄科延(中共长沙市委网信办推荐)-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1/03 16:39:27
来源:新华网

“毕生追求让群众吃上好大米的‘田秀才’”黄科延(中共长沙市委网信办推荐)

字体:

  黄科延,70岁,家住长沙县黄兴会展经济区干杉社区加善塘组,在周边几个村的农户们心里,他是个地地道道种田能人。

  他的一辈子,都用来干农活了。

  黄科延退休前是当地农技站站长,先后推广油三熟制、杂交水稻等,引进繁殖推广良种,主持参与科研项目……凭着自己爱学习、爱钻研的劲头,帮助农户解决了许多难题。

  从全国到省市县的各类荣誉和职称被黄科延的老伴整齐地摆放在抽屉里,收拾完以后她忍不住和记者“吐槽”起了黄科延,“连着好多天的春雨不歇气,老头子在家里都快坐不住哒,这不早饭没吃多少望着雨一停就出门哒。”

  刀子嘴豆腐心,老伴最挂心的还是黄科延的身体。由于长期的负荷劳作,加上饮食和作息时间不规律,2008年黄科延罹患食道癌、心肌梗塞,2008年下半年,医生在他的心脏里放下四个支架。拖着病弱的身体,老人依然坚持奔走在水稻种植技术推广的路上。2012年退休后,黄科延舍不得离开自己喜爱的农业,又一头扎入长沙县大禾优质稻专业合作社的工作,先后在社区下大屋组等地承包100多亩地,建成5个种植基地,专注农业科技开发、新品种与新技术推广、农业科技资讯服务等。

  黄科延共事多年的老朋友说:“从选种育秧、田间管理、虫害防治、收割储粮,黄科延一个基地一个基地得跑,他这辈子都用来干农活了。”

  人就一辈子,能做多少算多少

  2019年9月开始,黄科延主动联系长沙县对口扶贫的龙山县,每年去往不同的乡镇,走门串户给当地贫困户讲解水稻种植技术,了解他们生活艰难后,更是自掏腰包慰问困难家庭。奔波了一辈子的黄科延,已经记不清帮过多少人了。

  微风徐来,大家围坐在农家院子里,聊着今年的春耕。乡村振兴离不开懂农业、懂农村、懂农民,又有想法、有经验、肯吃苦的人参与。回来的路上,黄科延告诉记者,“还要去基地看看秧苗长势,就不和你们一起走了。”众人劝说:“科嗲!起风了,怕是晚点又会落雨,您也没戴雨具出来,要不今天先回家去吧,不然怕是会感冒咧。” “人就一辈子,趁着身体还可以,我能做多少算多少吧!”黄科延答着话,脚步并未停下,坚定的背影渐行渐远,逐渐消失在记者的视线中。

  

【纠错】 【责任编辑:赵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