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的儿童守护者-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6/02 11:12:08
来源:新京报

深夜的儿童守护者

字体:


6月1日凌晨3时27分,北京儿童医院急救中心门口,家长带着孩子进进出出。


 5月31日23时34分,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迎来了一波就诊高峰,戴国瑞身旁站满了等待就诊的患者和家属。


 6月1日1时9分,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戴国瑞一边接电话一边整理病历。


 6月1日2时53分,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抢救室,戴国瑞正在检查一名患儿的身体情况。


5月31日22时36分,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赵光远穿梭于抢救室、诊室、注射室,与接班医生、护士对接。


6月1日1时33分,北京儿童医院急诊内科,护士为患儿抽血。
5月31日21时45分,北京儿童医院小夜门诊,马静瑶正在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用药方法。

  5月31日21时,北京儿童医院的急救中心和门诊灯火通明。急诊内科的116室,赵光远医生坐在工作台前,他的左侧被三层家长包围着。

  “您好,小朋友哪里不舒服了?”赵光远的语速很快,但是语气平稳。近期急救中心每天都要接诊数以千计的病人,赵光远出诊时既要抓紧时间,也要耐心细致。他每每面对患儿家长,问题不多,但都切中要害。用最短时间抓住病因后,他就开始向家长详细讲解孩子的情况,治疗方式以及后续照护注意事项。

  说话间,他还时不时地用余光扫下正在排队的人群。

  22时许,一名家长抱着孩子跑进急诊室,有些手足无措,赵光远一眼就看到了他,迅速招手。排队家长非常配合地让出了一条通道。家长怀中的孩子因出现抽搐、眼睛斜视的情况就医,赵光远迅速将其带到抢救室内开始救治。

  22时30分许,急诊室开始交接班,赵光远与戴国瑞医生交接工作,为下半夜做准备。

  同样忙碌的,还有北京儿童医院门诊楼二层的内科/发热咳嗽小夜门诊,马静瑶大夫正在叮嘱一名家长回去后如何帮宝宝正确服药和注意事项。“我们下班没有点,看完小夜班所有病人才能下班。”马静瑶表示,最近前来就诊的患者比较多。前几日高峰时每晚有900-1000名。原本22时30分结束的小夜门诊,经常因病人多一直延长到凌晨以后。医院已经举全院之力来接诊,努力让患儿和家长尽早看完病回家。

  为了不因上厕所耽误看诊时间,马静瑶几乎不会在看诊期间喝水。一天下来口干舌燥。

  6月1日凌晨1时,马静瑶送走了最后一位患者,结束了从下午5点开始长达8小时的小夜门诊。由于离家较远,她回家需要一个小时的车程。而第二天的班,照常上。

  凌晨2时许,一名排队很久的患者母亲将挂号单递给戴国瑞。但这位患者母亲排错了队伍。看着抱着孩子的母亲,“这个号不是在这个房间就诊”,戴国瑞迟疑了一会,“您说说孩子什么症状吧……”

  深夜里的患者家属,大多疲惫不堪,容易发生情绪波动。“无论情绪来自哪里,我都尽量让它在我这里回归平静。”戴国瑞说,在大多数时候,她都会努力及时把患者家属从情绪中拉出来,集中精力在治疗本身。

  凌晨3时30分,一名之前问诊的患者家属来表示感谢,戴国瑞说:“不用谢,早点回去休息吧。”说着,她快速收拾了桌面的病历,前往查看正在留观的小患者情况。

  新京报记者 王子诚 摄影报道

【纠错】 【责任编辑:赵碧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