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全国医院院长沙龙研讨会”在沪举办-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1 11/17 09:08:34
来源:新华网

探索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之路  “2021全国医院院长沙龙研讨会”在沪举办

字体:

公立医院是卫生行业发展的主力军,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全力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为加强公立医院在医疗服务体系中的主体地位,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新华网联合公益支持方葛兰素史克,在上海发起“发挥公立医院主体地位 探索高质量发展之路”2021全国医院院长沙龙研讨会,邀请医院院领导共同参与交流,更好地挖掘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丰富内涵。

2021年医院院长沙龙·上海

以患者为中心 持续改进医疗服务水平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表示,每个医院都在进行相应的内涵建设,首先要把医院的功能定位搞清楚,对医院建设的规划、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以及公平性等有一个很好地预估,有了这些前提,才能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此外,身为医疗机构,还是应该尽可能为老百姓考虑,降低看病价格,减少百姓负担,总的来说就是要让患者满意,服务到位。

上海市胸科医院副院长侯旭敏表示,作为以诊治心胸疾病为主的专科医院,经过不断探索,目前胸外科大部分患者是术后48小时出院,在这样快速周转的情况下,为了避免风险,摸索了一套快速康复的方式,包括调动全院相关临床科室,真正形成院内合力,设立包括从门诊到住院的MDT。

在服务模式上,以患者为中心是医院各项工作的服务宗旨。“我们医院的治疗策略已经由原来的疾病治疗,转到预防、诊断、治疗和康复全生命周期管理,我们希望获得的不仅仅是患者在院内的信息,更希望了解患者在院外的更长生命周期的随访记录。”侯旭敏说,经过探索发现,如果仅凭传统电话随访方式,无法获取全面的资料,目前正在探索如何结合信息化做好病人的随访,医院已经做出了一个随访机器人的专利产品,是一个很小的仪器,可以记录医院宣教内容,采集病人的生命体征、常规活动等,并可以和市面上流通的穿戴设备进行联网,更好更全面地服务患者。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副院长冯煜表示,作为一家以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医院,十分注重人文关怀。据介绍,在医护联动方面,术后启用快速康复,不光是要快,更要舒适和安全。病人入院后护理团队马上对接,与病人相处成朋友。冯煜说,患者等待手术的感受是很“恐惧”的,只能看着天花板,听着机器的声音,有时病人的恐惧感甚至会造成手术的失败。而让护理团队与患者在一起,陪伴患者直到麻醉,这段时间患者是感到非常温馨的。而这又恰恰是一家医院很重要的一个考核指标,就是患者的满意度。

打通上下级医疗机构 落实分级诊疗

推动分级诊疗,形成科学有序的就医格局,也是公立医院当前的重点任务之一。上海市松江中心医院副院长赵文飚表示,松江区已经于10年前在全国率先建成区域影像诊断中心、区域临床检验中心、区域病理中心。在原有普通拍片基础上,2020年松江近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装了CT,拍的片子全部传到松江中心医院;所有在松江中心医院开展的检验检测项目,全部向社区开放;还有社区体检妇科病理等项目。今年还将建成区域超声诊断中心。这些中心建设以后,当地的老百姓可以享受到更多同质化的医疗资源。

此外,赵文飚表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分级诊疗也全部与社区联通,把慢病管理技术推广到社区,当然还与上级医院联动。

上海邮电医院院长阙挺强调了慢性病分级诊疗的重要性。他认为,大医院可以把一些中心,以及比较有机制牵连的条块结合起来,做好上级与下级的传承工作,把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分级诊疗落实。对体检发现的早期肺部肿瘤可在基层医院诊治,而对一些较为复杂的或诊断困难的可请分级诊疗的上级医院协助,打通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路径,造福患者。

加强健康科普 帮助患者管好慢性呼吸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疗服务水平,事关百姓健康。

陈尔真表示,提升呼吸疾病的医疗水平就必须要注重疾病的防控,从医院这一方面来讲,要成为疾病预防的倡导者,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医生可以运用自己的能力延缓患者疾病的进展,与此同时学会成为一个健康的传播者和管理者,这样才能真正把慢病管理好。对于提升创新药可及性方面,创新是医院发展的不竭动力,新的医学产品能够及时应用于临床,也能够帮助提升慢病防控服务水平,为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

赵文飚表示,去年在社区医院调研时,发现居民在慢阻肺疾病治疗时用药不规范的情况比较常见,社区医院对设备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对方案是,利用松江中心医院监控中心数据,在对社区做好评估后,对社区医院医生进行相应的培训,医院的专家到各个社区,通过专门的copd平台对患者进行全周期的管理和护理。随着科普教育越来越多,百姓防治慢阻肺的意识也在不断增强。

“之后随访发现,一些患有慢阻肺的老年患者已经较好地掌握了用药的基本常识,同时我们成立了药学联合门诊,通过指导患者用药提高他们的治疗效果。在创新药使用方面,提升创新药可及性一直是医院人员和整个医学团队共同在推进的工作,我认为提升创新药的使用主要在于对信息化的运用,信息化和药物使用相结合,才能更好的推动创新药的可及性。”赵文彪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院长田卓平认为,面对同一种疾病,医生在药物的选用上可能不尽相同。从呼吸疾病方面来说,医生在选用药物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慢病的管理,特别是在社区内,由于老年人、儿童较多,对很多物品都有过敏的现象,容易导致一些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鉴于此,需要医生下沉到社区进行宣教工作,将创新药的使用和宣教工作相结合。作为医生,我们还应该学会利用科普的力量帮助到更多的患者。

上海市胸科医院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肺癌的早筛工作,医院与徐汇区区政府和卫健委合作,对徐汇区的13个社区进行了全区的人口普筛;另外是科普工作,侯旭敏认为,一个好医生不一定会做很好的研究,但必须要做好科普工作,引导患者掌握正确的自我管理方式。“慢病管理医生必须要承担起科普的重任,这一点责无旁贷。”她说。

上海电力医院院长向阳表示,在健康管理方面,要注重诊后、检后随访与健康宣教、健康科普的有机结合,特别是针对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等慢病管理工作,只有跟踪到位、科普及时,才能将正确的治疗方法下沉到基层一线,真正改善基层一线患者的治疗效果。

本次沙龙研讨会的公益支持方代表,葛兰素史克副总裁、呼吸业务部负责人 徐丁博士介绍,在全球呼吸治疗领域,葛兰素史克已深耕50余年,不仅积极投入创新药物的研发和准入,更借助其在全球呼吸系统疾病治疗领域的丰富经验,长期致力于携手中国政府及医学专业人士推动分级诊疗和互联网+医疗的实施,共建呼吸慢病生态圈,助力“健康中国2030”战略实施。

【纠错】 【责任编辑: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