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执礼:警惕糖尿病高危风险  抓住综合治疗“窗口期”-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1 12/23 08:51:18
来源:新华网

王执礼:警惕糖尿病高危风险  抓住综合治疗“窗口期”

字体:

我国是糖尿病患病率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根据2020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2%,加上庞大且隐蔽的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的防控压力空前巨大,如何预防、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建设健康中国的重要任务之一。近日, 北京朝阳糖尿病医院院长、中国医学基金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执礼接受新华网采访,解读糖尿病的筛查、预防和治疗策略。

找出糖尿病高危人群,实行科学严格管理

糖尿病起病隐匿,很多患者因没什么感觉而忽视,导致严重的并发症。王执礼强调,糖尿病的防控重在“四早”——即早检查、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通过对糖尿病高危人群的早期筛查,及早发现糖尿病,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能有效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进展。”王执礼说,如果对一个早期糖代谢异常患者,例如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减低,及时、科学系统 干预,便有可能不得糖尿病。

那么,哪些人群要尤其警惕糖尿病呢?一是肥胖或明显超重,二是有糖尿病家族史,三是有高血压史,四是有血脂代谢紊乱,五是糖耐量异常,六是工作紧张生活压力大、久坐不动,七是有分娩巨大儿史的妇女,八是年龄超过40岁。

“要对高危人群和一般人群进行分级分层管理,一方面能对高危人群采取更加严格的筛查和复查,发现问题及早干预,同时警示这部分人群严格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对一般人群过度检查而造成浪费。”王执礼说。

在筛查方面,王执礼建议,应该增加餐后血糖。目前,大多数单位组织的常规体检,都是查空腹血糖,而一部分患者表现为空腹血糖不高,餐后血糖高,如果餐后2小时血糖大于7.8mmol/L,但低于11.1mmol/L,就是空腹血糖受损,这部分人属于糖尿病前期,如果不加控制,未来大概率会发展为糖尿病。尤其是对于上述高危人群来说,应该筛查餐后血糖,尽早干预,把糖尿病扼制在“前期”,降低糖尿病的发生率。

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其并发症

糖尿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很多患者没有发觉明显的临床症状,直到出现并发症才发现血糖异常,此时机体一些相应靶器官可能已经发生了不同程度甚至不可逆的损害。

王执礼在临床上经常遇到以并发症来就诊,才确诊为糖尿病的病例,例如出现肾病、心梗、视力问题、足部坏死等,才发现“元凶”是糖尿病。

糖尿病最为可怕之处,在于控制血糖失败而出现的并发症。“血糖浓度高于正常值,会出现高糖毒性,将损伤全身组织器官,最典型的是危害眼、心、脑、肾、组、周围神经等器官。”王执礼举例表示,糖尿病患者的心梗、脑梗发生率、严重程度,远高于是普通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

“糖尿病并发症虽然严重,但能通过‘四早’得到很好地预防和延迟。”王执礼强调,面对庞大的患者基数,阻断、延缓并发症的发生,也是有效保护生产力,减轻了莫大的社会负担。

抓住胰岛细胞修复“窗口期”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和进展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有关。王执礼表示,在胰岛细胞受损伤,但尚未发生变性坏死时,是有可能得到不同程度修复可能性的。

“胰岛细胞从正常到损伤,到变性,会经历一个过程,一旦进入坏死阶段,便失去了修复的可能性。这一期间相当于是修复胰岛细胞的‘窗口期’,若能牢牢把握,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进行科学系统的综合治疗,就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修复受损的胰岛细胞,并使之不同程度的恢复功能。”王执礼说。

那么,该如何把握损伤的“窗口期”,修复胰岛细胞呢?王执礼提出了“保护修复胰岛细胞的综合疗法”,其主要特点是:首先,要给细胞创造一个“休息”的环境,要迅速降低血糖,减轻高糖毒性和高渗性对机体组织和全身血管以及微循环的损害;第二,创造有助于胰岛细胞修复的环境,改善微循环,增加胰岛细胞氧气和营养的供应,促进细胞内过多代谢产物的运输,同时还要纠正患者不正常的脂代谢,改善代谢综合征,为机体细胞组织营造良好的代谢内环境;此外,有针对性地加上科学运动、饮食处方。通过综合疗法形成合力,根据病情的进展,胰岛细胞就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修复,糖尿病病情也可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逆转。

“糖尿病早期发现的意义非常重大,因为只有早发现才能抓住时机早治疗,使早期受损伤的胰岛细胞得以休息,并得到不同程度的修复,这对提高糖尿病人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有重要意义。”王执礼说。

生活处方:健康饮食起居,戒烟限酒

除了多发于青少年的1型糖尿病是由尚未明确的多种因素(包括自身免疫、遗传、病毒感染等)导致外,2型糖尿病近年来也有年轻化的趋势。王执礼表示,2型糖尿病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病”,是由不健康的饮食、作息所带来的。

“首先,饮食摄入过量导致肥胖,胰岛细胞负担重,造成胰岛素抵抗,慢慢进展为糖尿病,在临床中遇到很多胖小孩患糖尿病;其次,现代年轻人工作、生活压力大,作息不规律、熬夜频繁,活动量、运动量减少,有些人还烟酒过度,这些都会加剧糖尿病的发生。”王执礼说。

既然糖尿病是“生活方式病”,那么遵循“生活处方”就十分重要。王执礼表示,为了远离糖尿病,首先饮食不要过量,根据体重和BMI值制定食量;第二,不要只吃精细食物,要多摄取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第三,生活起居正常,加强运动;第四,戒烟限酒。

专家简介

王执礼

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英国伦敦大学皇家研究生医学院(现为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医学哲学博士,Fellow of Royal Society of Medicine (UK)英国皇家医学会 Fellow, 英国帝国理工医学院代谢医学系客座教授、高级研究员,中国侨联特聘专家,中国医学基金会副主席,中国医学基金会糖尿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发现胰岛动态分泌神经内分泌肽-Y(Neuropeptide Y,NPY),证明了多种内源性内分泌调节肽,如:胰高糖素样多肽-1(Glucagon Like Peptide-1, GLP-1)、神经内分泌肽-Y(NPY)、胰岛淀粉样多肽(Islet Amyloid Polypeptide, IAPP)、甘丙肽(Galanin)、瘦素(Leptin)对胰岛细胞的调控作用,发表在 The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Diabetes,Endocrinology,Molecular Endocrinology,J Endocrinology,Diabetologia。 

【纠错】 【责任编辑:孙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