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进展 | 黄宇光:2022年度中国麻醉医学进展-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3 01/20 09:57:06
来源: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微信公众号

年度进展 | 黄宇光:2022年度中国麻醉医学进展

字体:

黄宇光

过去一年,麻醉学科作为一个刚性需求的专业,被赋予厚望;政策的支持和各界的鼓励,更是麻醉学科前行的动力。岁末年初,梳理学科点滴成绩,多有欣慰,更有期许。面对患者的急难愁盼和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麻醉学科唯有不负众望,踔厉前行,方能更好地推动学科发展,惠及百姓民生。

一、《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发布

2022年5月1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公布了《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年版)》,指标共计26项。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原医政医管局指导下,经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麻醉质量管理学组组员以及各省级麻醉专业质控中心主任为核心团队的反复论证,在指标修订过程中广泛征集全国各级医疗机构专家代表的意见,最终成文发布。新质控指标的发布对各级医疗机构麻醉科的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提高麻醉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国家麻醉专业质控中心对新版国家麻醉专业质控指标进行了专业解读,各省级麻醉质控中心对新版核心指标也进行了逐级宣贯和落实。

二、分娩镇痛稳步推进,多地将分娩镇痛纳入医保统筹支付

随着三孩生育政策的推进和老龄化程度加深,分娩镇痛工作显得更为重要,而麻醉科是承担分娩镇痛工作的主体。随着分娩镇痛试点基地工作的不断推进,全国912家试点基地的分娩镇痛率显著提升,成效显著。上海、浙江、江西等多地也已将分娩镇痛纳入医保统筹支付,此举将有利于分娩镇痛的进一步普及推广,减轻产妇家庭的负担。

三、麻醉专科在三级医院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大幅提升
2022年12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及其实施细则的通知》,大幅提升了麻醉专科在三级医院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将有利于推进麻醉学科的高质量发展。《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强调麻醉科是体现医院综合实力的临床专科,要求医院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合理配置专科人员。为加强麻醉专业人员对国家相关政策及变化的了解,进一步促进麻醉学科健康发展,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对文件进行了解读和宣贯。

四、我国麻醉学者在国外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居前列
2022年度中国麻醉专业发表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占全球麻醉专业论文发表总数的25%左右,表明我国麻醉专业自身的努力和国际同行的认可。

2022年4月初,The Lancet在线发表了由克利夫兰医学中心Daniel I.Sessler教授与北京协和医院黄宇光、裴丽坚及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李凯等共同完成的关于术中患者低体温风险防治的国际多中心研究“积极保温与常规管理对非心脏手术后心肌损伤的影响:一项多中心、平行、优效性临床试验”。研究成果显示术中低体温(35.5℃)与正常体温(37℃)患者的结局性指标间没有显著性差异,手术患者轻度低体温尚不影响术后心血管事件发生,提示术中对于患者核心体温原则上应维持在36℃以上,在遵循现有指南的基础上,患者的核心体温至少不应低于35.5℃,以免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等。

2022年6月30日,帝国理工学院的William Wisden、Nicholas Franks和第四军医大学董海龙教授团队,在Science发表了题为“应激识别并介导恢复性睡眠的中脑特异性神经环路”的研究论文。该研究综合运用了病毒示踪、光纤钙信号记录、光遗传学等方法,揭示了哺乳动物通过睡眠恢复心理及机体健康状态的脑内调控机制,扩展了睡眠对生命维持的重要意义,也为治疗焦虑、抑郁等压力应激相关的精神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这是中国麻醉学专家第一次以通讯作者身份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论文。

五、推进科学研究高质量发展

2022年6月2日,四川天府新区麻醉学学会与Springer Nature出版社最终正式通过线上签订了Anesthesiology and Perioperative Science(APS)出版合作协议。上述杂志由刘进、马大青、谢仲淙担任主编,这标志着我国首个麻醉学综合国际英文学术期刊诞生。APS创刊旨在探索麻醉与围手术期科学的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填补中国没有国际麻醉学综合英文期刊的空白。

近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度重大项目课题评审结果,由同济大学附属第四人民医院熊利泽联合徐州医科大学曹君利、温州医科大学宋伟宏和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东信共同申报的课题“围术期老年脑稳态维持的精准麻醉策略”获批立项,项目获批经费总额1500万元。该项目聚焦围术期老年脑功能稳态维持的麻醉策略研究等关键科学问题,系统解析麻醉影响老年脑功能稳态的效应表征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为保障老年手术患者围术期安全及改善术后转归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干预策略。

六、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指南》发布

2022年1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颁布了《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指南》,为围手术期患者血液管理提供了指导和遵循,对术前患者评估与贫血管理、减少手术失血、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适应证等方面提出专业建议和规范,为多学科协调推进、合作共赢,提出要求、指明方向。

七、2022年“中国麻醉周”活动成功举办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和中国老年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于2022年3月28日至4月3日,以“敬畏生命,关注麻醉——无我,手术曾经痛苦难耐;有我,安全无痛得以保障”为主题,共同举办了2022年度“中国麻醉周”活动。本次活动在新华网客户端“新华大健康”以及许多自媒体平台同步进行,活动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国内多家医院纷纷举办了丰富多彩的科普宣传活动,满足民众需求,弘扬麻醉学科正能量,为患者及家人提供更多的专业帮助,提升人民群众对麻醉医学科普知识的可及性和获得感。

八、国家“千县工程”麻醉疼痛诊疗中心指南完成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于2021年印发《“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要求依托县医院构建包括麻醉学科在内的五大临床服务中心(包括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和重症监护)。受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部门的委托,2022年6月,由黄宇光、熊利泽负责牵头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在反复征求基层医疗机构意见的基础上,撰写了《“千县工程”麻醉疼痛诊疗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导意见》并及时上报。麻醉疼痛诊疗中心建设将在“千县工程”中全面提升全国尤其是基层麻醉专科的临床服务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好的麻醉疼痛医疗服务,满足常见手术和疼痛诊疗患者的需求,不断提升重症患者的救治能力,满足对舒适化诊疗的新需求,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同时,在县域基层医疗建设中更好地发挥麻醉疼痛诊疗中心的“龙头”作用。

【纠错】 【责任编辑:李晓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