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10年|凝聚协同创新合力,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1/09 11:41:51
来源:新华网

移动10年|凝聚协同创新合力,增强产业链发展韧性

字体:

  为进一步提升移动通信产业链发展韧性,10年来,作为国资央企,中国移动勇担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链长”重任,努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从企业强到产业强、从产业强到经济强的通道,做好产业发展的引领者、产业基础能力提升的支撑者、产业协同合作的组织者,推动信息通信产业行稳致远。

  隐形链长,带动产业链实现群体突破

  过去10年,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经历了3G突破、4G同步到5G引领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移动作为通信运营企业,处于产业链的关键“连接点”,在连接移动信息产业上下游过程中发挥着“扁担效应”。从“跟跑”到“领跑”,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历程也是中国移动“链长”成长历程。

  10年来,中国移动发挥了市场在产业资源配置中的牵引、整合作用,打通产学研用全链条,走出了一条“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产业化、产业国际化”的发展路径。中国移动坚持贯通创新链与带动产业链并举,在关键技术研究、标准制定、产业攻关、试验测试等创新链全过程都发挥了引领作用,积极带动我国网络、终端、芯片、仪表等产业链各环节实现了群体突破。

  “可以说,在我国移动通信3G、4G、5G不断演进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移动已实质性发挥了‘隐形链长’作用。”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讲道。过去10年的产业链协同发展经验为中国移动正式担任产业链“链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补短锻长,明确产业链未来攻坚方向

  面对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新形势,为进一步与各链条各行业融通,为我国稳经济、保增长注入动能,中国移动聚焦国家重大关切和产业链关键问题,勇担现代产业链“链长”职责,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的主体支撑和融通带动作用,带领产业链协同发展。

  中国移动的工作目标是带领产业实现五个“一批”,即突破一批瓶颈问题,锻造一批数智化能力长板,产出一批前沿原创技术,培养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人才,培育一批细分领域“专精特新”隐形冠军,打造高质量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集群。

  分解目标,步步为营。中国移动确立了3年、5年、15年的分阶段目标,逐步实现我国移动信息产业科技创新能力和规模的领先。为实现以上目标,中国移动构建了“五个一”工作体系,即以一套顶层规划为牵引,以一条创新链为核心,以一组创新协同体为机制,以一批创新载体为依托,以一套软硬基础为保障。

  近一段时间,中国移动组织召开了20余次产业推进会、调研会、工作部署会等,共同探讨产业发展计划,全力带动产业链上中下游、大中小企业协同创新、融通发展,着力提升产业链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

 固补强塑,增强产业链高速发展韧性

  方向明确后,接下来就是确立行动方案。10年来,中国移动围绕增强产业链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逐步探索出产业链“固补强塑”的建设路径,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协同突破产业链断点堵点卡点问题,提升中小企业支撑能力,打造融通发展生态。

  在固链补链方面,中国移动发挥链长企业集成整合能力和全产业链的规模优势,采取多种攻关模式,发挥应用拉动和资本推动作用,打造需求牵引的技术攻关共同体。在强链塑链方面,中国移动以引领关键领域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链协同发展为目标,打造高水平的共性技术平台,建设高质量现代产业链集群。

  “中国移动围绕增强产业链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体系化布局了研发方向,发布了产业链创新‘十百千万’合作伙伴上链倡议,设置链长基金,并启动了协同创新基地,努力打通从科技强到企业强、从企业强到产业强、从产业强到经济强的通道。”中国移动研究院院长黄宇红讲道。

中国移动联合产业伙伴发布5G-Advanced创新链产业链融合行动计划

  中国移动在科研领域向下扎根,攻关方向下沉至关键芯片/器件和基础软件等领域,牵引移动信息产业基础能力提升;向上融通,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向前拓展,在6G、算力网络、下一代AI、量子信息等前沿领域加大布局,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跨学科交叉研究。目前已在芯片、核心器件、操作系统等部分关键领域取得阶段性突破。

  中国移动还发布了产业链创新“十百千万”合作伙伴上链倡议,将围绕十大领域设置子链,广泛汇聚产业链合作伙伴;设置链长基金,总规模约260亿元,加强供应链金融服务,通过科研基金和链长基金已为近400家合作伙伴提供约300亿元融资服务;启动协同创新基地,以位于中国移动北方国际信息港为主节点,中国移动设置4大中心、3个科学装置以及1个开放平台和1个孵化基地,为产业协同创新提供平台。

  聚合产业链、筑强创新链、用好资本链、带动供应链、构筑生态链、提升价值链,中国移动正在更好地发挥拉动投资、促进消费的“扁担效应”,全力打造具有更强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加安全可靠的移动信息产业链,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纠错】 【责任编辑:刘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