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空间,“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展示(四)-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2 11/22 13:06:19
来源:新华网

乡村文化空间,“基层公共文化空间”案例展示(四)

字体:

  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文化和旅游部全国公共文化发展中心、中国群众文化学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成都市人民政府、新华网联合主办的2022年乡村公共文化空间设计展示活动,“最美乡村空间”网络投票正式开启。本次入选网络投票项目共187项,包括创新案例89项,空间设计98项。

  11月15日至30日,国家公共文化云将分批展示部分入围作品。作品详情可登陆专区查看,欢迎广大网友投票支持喜欢的案例项目。

  今天为您展示的是入选空间设计类基层公共文化空间的6个案例。

  江苏省如皋市:农商银行东皋书吧

  如皋农商银行如城支行“东皋书吧”位于如城街道海阳路282号,按照五星级“东皋书吧”的标准建设,于2021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该书吧是如皋农商银行2021年“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实事项目之一。书吧地理位置隶属于城街道孔庙社区,西邻商业区安定广场,北邻如师附小幼儿园、如师附小、如师等学校,周边有武定苑、文定苑、锦绣苑等多个居民小区,文化氛围浓厚。书吧设于如城支行一、二楼,总面积600多平方,藏书区、阅览区、活动区、学习区等功能分区齐全。

  一楼为“图书漂流角”,用于阅读者进行图书交换、图书捐赠,配有阅读座椅、电源、雨伞等便民设施。二楼为书吧主功能区,藏书区、阅览区250平方,环境优雅整洁,拥有各类藏书万余册,阅览座席60多个,配有电子阅读设备,图书种类齐全,分类明晰,能满足不同人群多样性的阅读需求。同时设有开放式沙龙活动区和绿苗学堂、红色农商、金色讲堂等独立活动室,定期开展各类阅读活动、文化活动和公益活动。书吧免费对外开放,配有专职管理人员,每天对书吧的图书进行归档管理、整理消毒,对书吧环境和各类设施进行日常保养和维护。

  山东省泰安市:徐家书屋

  徐家书屋于2020年6月底竣工,次年2月份投入使用,其位于泰安市新泰市泉沟镇徐家塘子村,是一家乡镇基层书房。徐家书屋依托于徐姓村民的老宅打造,整体采用民宿设计风格,书架与书桌都是由仿古实木制成,古色古香,智能自助系统与古色古香的历史文化底蕴在书屋中交融,成为泉沟镇的一个缩影。

  书屋建筑总面积约140平方米,书屋内是由门厅、智能自助室、儿童阅览室、走廊、主阅览室、东阅览室、西阅览室及院子等多空间构成,借鉴城市书房模式,跟新泰市图书馆联合运营,书籍定期轮换,书籍涉及类型丰富,藏书量大约能达到2000余册,徐家书屋“小书屋”发挥“大能量”,既是村民阅读学习的好去处,也是乡村旅游的必备景点之一。

  山东省高密市:莫言文学馆

  莫言的文学超越了文化的界限,成为一张中国名片,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广泛影响。本展馆将深度解析莫言文学内涵,将通过前沿设计与专业施工倾力呈现文学的魅力。

  本项目以人与自然、空间与自然的相互联系,唤醒心灵最深处的记忆,体验其背后的精神实质。充分利用中庭中空的建筑特点,依托莫言的文学特性,引入时间与光影的语言,日光倾泻带来的无限希望与遐想,就像莫言的文学作品,用文字突破时空形成的经纬限制。

  广东省深圳市:凉帽山公园与周边公共休闲空间联通项目

  凉帽山公园与周边公共休闲空间联通项目位于龙岗区吉华街道,建设面积约26公顷,本项目占地面积为214490.7㎡,建筑面积为10146.64㎡。以客家文化为背景,“叠•合”为设计主题,事件集合为设计理念,将非遗文化客家凉帽材料、外形上的元素特征运用于设计之中。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科学公园

  松山湖科学公园将建于松山湖南侧的湖岸路与景华路附近,南依巍峨山,北面松山湖,处于环湖创新带与科学城创新中轴交汇的核心位置,项目总用地1475亩,总建筑面积2983㎡。以打造国际化滨水科学公园为目标,将围绕“自然+科学+艺术”的总定位,建成一座具有生态保育、科学展示、山林休闲、健康康养、滨水休闲等功能的城市综合公园。

  云南省保山市:芒宽乡文化广场

  芒宽彝族傣族乡位于保山市隆阳区西北部,背倚高黎贡山,脚临怒江,属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素有“峡谷明珠”之称。芒宽文化站(文化广场)就坐落在这里。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1980年组建至今,40多年,芒宽文化站不断升级为今天占地88.6亩,总投资超过4000万元,功能完备、作用明显、景色优美的国家一级文化站。多年以来,芒宽乡致力将文化站打造成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工程”、集镇建设的“亮点工程”、满足当地人民群众文化生活需求的“民心工程”、文化经济一起抓的“示范工程”。

  站内不但包含了传统文化站所具备的诸如图书阅览室、信息共享室、培训室等功能区,同时还包容了民族民俗展示中心、生态园林、健身场地等多种元素,并且有序地将文化与旅游、文化与产业科技紧密结合,物尽其用,资源共享,创造性的形成了新型的农村文化综合体。芒宽乡文化站也实现了从“火柴盒”到新地标,从送文化到“种”文化,从小目标到大格局的三大转变。

【纠错】 【责任编辑:董晋】